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驻村心路·杨小华:庆幸能以驻村入户的视角去了解广大农村

“战疫斗贫·贵州能赢”互联网主题阅读分享会 27°黔地标读书会2020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01.jpg


59.jpg


  讲述人:杨小华,开阳县毛云乡鲁底村驻村工作队员,贵州机关学习联盟主席团成员。


60.jpg

  杨小华(左)在扶贫一线


  时光匆匆,参与驻村脱贫攻坚工作,一晃已经两年有余了。作为新时代伟大工程中的一份子,我庆幸自己能在新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中有这样一个独特视角,去了解广大农村土地上发生了什么。


  从城市来到乡村,首先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需要学会和农民打交道。在这里,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会摆政策、讲道理就行,谁去讲、怎么讲是更为关键的。比如,许多扶贫项目涉及到修路、通水、土地流转等,期间极容易发生矛盾纠纷,调解就成了重要日常。乡镇干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左邻右里、“寨老”“能人”、工程老板等熟悉情况程度、出发角度不同,效果可能就天差地别。


61.jpg


  另一个深刻感受,就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一次,我参与贫困户通自来水项目验收。因为村里总体比较干旱,我们协调资金给贫困户修了蓄水池、进户水管,但最后拧开水龙头竟然没有水出来。我们反复探查,最后发现是水龙头那里烫管堵塞了。就这么一个小问题,导致贫困户推迟了两周才用上自来水。这要求基层干部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把好政策落实好,负责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脱贫工作,最根本的是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扶贫思路千万条,振兴产业第一条。能够树立产业,农村脱贫才有持续“造血”保障,各方面改善投入才有经济基础。我们注意到,在长期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土地、人工等许多经济要素,价格是比较低的,而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如果选用优势项目,辅以资金、基层组织管理,再打通市场销售“任督二脉”,中间是有较大利益空间的。但我们在这上面,有一些经验教训。贵州山地为主的复杂地形,一方面限制了作物种植规模,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运输成本。这使得种植业呈现分散性,它和市场的集中供应要求产生了矛盾,这对农村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常常是农村的短板。


63.jpg


  最后是关于教育扶贫。我们常说,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农村更是这样。我们有不少地方不太适宜居住,或者不适宜大规模开发,摆脱落后的希望,主要是在孩子能培养外向型视野。考虑到中国人口总量长期向下的趋势,将来人才资源会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聚。所以,我们在教育帮扶这一块,除了保障农村孩子基本受教育权利外,主要以开展城乡结对、图书阅读等为主,力求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面向外部世界的窗子。


  编者按

  2020年,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既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战疫斗贫凝聚精神力量,我省积极调整思路,把全民阅读活动移到线上进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彩贵州 书香高原”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战疫斗贫·贵州能赢’互联网主题阅读分享会”,将紧扣打赢两场战役,围绕“浸润书香 同步小康”这一主题,推出“荐书”“讲述”“对话”等共7项线上阅读活动,拟邀请脱贫攻坚图书出版编辑、作家作者,科技、卫健领域专家,援鄂医疗人员,参与过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驻村干部等书友,以访谈或征文的形式,讲故事,谈感受,话心得,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形成战疫战贫的强大合力。

  “‘战疫斗贫·贵州能赢’互联网主题阅读分享会”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天眼新闻APP文化频道、27°黔地标读书会承办。(执笔:李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辑录/ 彭芳蓉

  刊头设计/ 赵相康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