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挑货郎”变“运货商”:白德远一家卖货方式实现“三级跳”

  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天城镇,有一对“挑货郎”——白天右、白德远父子。随着时代的变迁,爷俩的卖货方式,实现了从“一肩挑”到“双轮载”到“多轮运”的“三级跳”。


  1982年,“一肩挑”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直以来人们大多以种地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凸显,如何谋生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地不够种,只有担点东西卖,才能维持家用。”上个世纪80年代,20出头的白天右操起扁担,干起了挑货的营生。


  挑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只有走小路,天不见亮就要出门进货,去集市卖,深夜才能到家。


  “一次担七八十斤面条,最多一次赚了20块钱。”三点一线的日子,白天右这一挑就是三四年。


  “我卖面条,周围还有卖罐罐、卖背篼的人。”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挑货事业,白天右不禁陷入沉思。


  很多人像白天右一样,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拾起扁担走街串寨,当起了“挑货郎”。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就在白天右日复一日挑货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挑面条逐渐让白天右的生活有了起色,然而随着大女儿的出生,加之父母年事已高,挑面条已难以维持家用。


  “我要不要出去看一下?”他不时在心里嘀咕,“想了又想,还是要出去看看。”心一横,白天右放下挑了多年的扁担,毅然去往浙江打工。背井离乡的他,尽管干着不同的活,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家乡和熟悉的挑货生活。


  2010年,“双轮载”


  跨入千禧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十年的开发,贵州农村地区悄然发生变化。2010年,贵州96.9%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


  村民逐渐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与白天右一道在外打工的儿子白德远回到了天城老家,接过家庭担子的他,拾起了父亲曾经卖货的行当。


  “回来后最开始去湄潭县城学做米粉,后面就开始卖米粉。”需求大、供应少,白德远发现再用父亲那时候肩挑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十里八乡的需要。


  于是2010年底,白德远添置了一辆二轮电动摩托车。“有了电动车以后轻松多了,一次可以拖两百斤,每天出去两次,父母和妻子三个人在家里做米粉。”白德远感叹。

 

白德远和他的第一辆电动二轮摩托车


  有了电动车以后,与父亲曾经三点一线的生活相比,运的货物更多,卖的范围也从附近村寨变成了整个天城镇。


  看见白德远做得风生水起,周围许多人也开始效仿白德远。


  2017年,“多轮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对于身边的变化,白德远深有体会!


  “你给我带点饼干嘛!”


  “你给我整点玩具噻!”


  “你多拿点东西来卖嘛!”


  在卖米粉的过程中,村民们总会叮嘱白德远捎一些其他货物。


  受到村民的启发,白德远乘机扩大“挑货”事业:粮油、副食、烟酒……卖的东西越来越多,父亲和妻子也相继参与送货。尽管连续增加了三辆三轮车,仍然满足不了运货需求。


白德远和他的三轮车


  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定下了通组公路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转变的目标。


  同年,白德远买了一辆四轮小货车,随着需求增大,不久之后,又购置了一台六轮货车。


  “以前一次只能进万把块钱的货,现在每次最起码需要进两到三万的货喽!”白德远的进货地点也从县城到遵义、贵阳,他的货车上装了近100种货品,老百姓需要的东西一应俱全。


W020200416563350247216.jpg

白德远车上的货品琳琅满目


  截至2019年底,贵州全面建成7.87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面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白德远所在的天城镇,也实现所有村和所有组通硬化路。


  “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我都已经等你好一会儿了。”白德远的货车还没开出一公里,几个村民早已等候在路边。他每天都是满载而出,空车而归,足迹遍布本县以及邻县的几个镇。


  如今,母亲在家守超市,父亲和妻子还有自己每天都会朝着三个方向,满载着乡亲们的“需求”,开着运货车走村窜寨。


  记者手记:


  从前,有一群人用肩挑的方式走村窜寨卖货,人们贴切地称他们为“挑货郎”。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不断丰富,老百姓越来越富,需求越来越多,“挑货郎”与时俱进,变挑货为运货,成为销售多种商品的“运货商”。


  走的路越来越远、卖的商品越来越多、运的速度越来越快,白德远一家挑货方式的“小变”,其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方位“巨变”的一个缩写:基础设施改善,消费水平提升,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就像白德远一家回首卖货生涯时有感而发:“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吃穿越来越好,素质越来越高,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之间流动更加活跃了。不仅是本土大学生返乡,也有很多海归到乡村去寻找创业机会,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


  白德远一家的 “三级跳”,见证了山乡巨变!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范力 李海钦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