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刘驰:虽然没能第一个上前线,但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一定不辜负党和领导给予我的嘱托,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把病人护理好,保证完成任务,坚决打赢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驰援将军山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她叫刘驰,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


  两个月的坚守,对于她来说,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锤炼了党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刚参加工作1年多的刘驰,毫不犹豫的递交了请战书,作为贵州省第一批医疗队中的一员支援彭山县人民医院参加抗震救援工作。如今,12年过去了,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当战斗的警报拉响时,一向平静的刘驰备受煎熬,“国家有难,我又怎能袖手旁观?”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第一时间写好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1586508401(1)_副本.jpg


  2月10日来到将军山医院参加抗“疫”工作,为了尽快投入“战斗”,刘驰剪掉了长发。随后参与了二病区和ICUA区新病房的筹建工作。


  准备医疗器械和病人的生活用品,上百种物资要一点点清点、归类,贴上标签后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第一天,刘驰所在的小组奋战到凌晨两点多,汗水将她的衣服完全浸湿,之后更是连续奋战多日,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鏖战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当时大家就一个目标,就想着早日将病房筹建完毕,患者早日入住,就能多一分康复的希望。”


  2月19日,将军山医院新院区接收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站在病房门口,看着救护车慢慢走进,严肃的氛围交织着复杂的情绪环绕在刘驰心头。“担心、紧张都有,但说实话我并不害怕。”刘驰说,担心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是怕在救治中自己上手慢,拖了团队的后腿,毕竟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容不得医护人员耽误分毫。


1586508386(1)_副本.jpg


  日常护理、治疗物品的规划放置、护理记录、生命体征的测量、安排陪检人员……作为二病区第五小组组长,刘驰与同事们统管40多位病人。而令刘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姓安的奶奶,老人家年纪大了,因为病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神呆滞,神情冷漠。


  “第一次见到安奶奶的时候,她的精神特别差,身体也很消瘦,可能就六、七十斤。”见到病人的那一刻,刘驰背过身、仰起脸,硬是将泪水忍住。“任何一位医护人员,看到老人家病成这样,都会感到心痛,看到她,我就想起了我的奶奶。”


  “老人家生活不能自理,身上还有其他基础病,每次值班,我们都会给她上‘特护’。”喂饭、喂水、扶老人家上厕所……刘驰说,护理工作没有秘诀,就是要认真细致的将每一件工作做好。安奶奶吃不下饭,护理人员就喂三四口就停下来,让奶奶休息一会儿;安奶奶吃药困难,刘驰就想办法用手消剂的瓶子把药碾碎帮老人家服下;安奶奶不爱说话,护理人员就陪老人家聊家长里短,在病房里陪着一起看动画片,逗她开心。


  隔离病房的患者,没有家属的陪伴,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患者们多了一份恐惧和焦虑,但更多的是对医护人员们的信任和感激。有一次,帮安奶奶喂完药后,老人家笑着对刘驰说:“孃孃,谢谢你们了!”看着安奶奶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刘驰心里由衷的感到欣慰。那一刻刘驰说自己有些陶醉于这“小小的成就感”,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回馈患者的这份善意。


1586508413(1)_副本.jpg


  3月4日,根据组织安排,进入修整期的刘驰又多了一份新任务,担任病区党支部副书记、第五流动党小组组长。负责落实党办及党支部书记安排的工作,组织病区党员开会、学习,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谈话,了解思想情况等,同时与同事一起做好医学观察期患者的护理工作。


  两个月奋战在一线,没有一天停下过,工作之余,刘驰心里牵挂的还是家里人。来将军山医院工作之前,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没有把消息告诉家人,只是通过电话简单的跟丈夫说了两句。6岁的儿子刚开始不知道刘驰去哪儿,想妈妈时,只能打个电话。


  “妈妈,你去哪啦?我想你!”


  “妈妈要去和病毒打架啦,要过几天回来,你要乖乖听爸爸的话,妈妈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好多好吃的和玩具”。


  ……


  4月3日,刘驰的丈夫带着儿子来到将军山医院门口,看到儿子急急忙忙的从车上跳下来,刘驰满心欢喜。“两个月没见,‘壮壮’好像长高了一些。”


  “妈妈,妈妈,我想你啦,你抱我一下嘛!”听见“壮壮”稚嫩的呼喊声,刘驰心里五味杂陈,她何尝不想拥抱一下儿子和丈夫,但每次见面都要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理解了妈妈的工作,刘驰和儿子只能张开双臂,隔空拥抱了一下。


7a7268172bbbd7a496307dd3081c1dc_副本.jpg

  穿越人海,只为与你相拥。


  母子间这个特殊的拥抱被同事拍了下来。事后看到照片,刘驰说:“儿子长大了,理解了我的工作,还提醒我注意安全,我也希望儿子能以妈妈为榜样,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对于我来说,虽然我不是第一时间来‘前线’的,但我会战好最后一班岗,继续为抗‘疫’奋斗,不获全胜绝不还家。”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杜延卿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