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榕江:林下生“金” 以“药”治贫

W020200407808550225020.jpg


  暮春四月,榕江县水尾水族乡高望村满山飘绿。高大的林木下,一株株枝繁叶茂的草珊瑚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林下的土地基本都利用起来种草珊瑚了,对我们来说,现在这片山林遍地都是金子,是我们全村人致富的希望。”指着林间长势正好的草珊瑚,高望村村支书韦国胜忍不住笑了。


  草珊瑚俗称满山香、观音茶、九节花、接骨木等。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


  “草珊瑚全身都是宝,其叶子、果子、根茎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韦国胜告诉记者,由于草珊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炎、阑尾炎症候者,今年疫情期间,草珊瑚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收购价从每公斤1.4元涨到了每公斤5.4元。



一株株枝繁叶茂的草珊瑚随风摇曳。


  从过去山野间随处可见却无人问津的“野草”,到市场走俏,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草珊瑚缘何在榕江完成“转变”?


  事实上,这是榕江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产业革命而下的一步关键“棋”。


  榕江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4.04%,位居全省第三,其气候土壤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立足土地、气候、资源优势,榕江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布局,把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一县一业”来重点推动,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使其成为榕江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产业。



高望村的树林下种满了中药材草珊瑚。


  在此背景下,昔日漫山乱长的草珊瑚被选定作为全县中药材产业主要品种进行推广,榕江各乡镇群众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起林下草珊瑚种植。


  “经过药效检测,榕江草珊瑚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等主要药效成分含量高,草珊瑚品质十分优良。”韦国胜自豪地说,不少外地中药材收购商来收购时都直言,榕江的草珊瑚免检,直接收购。


  如今,草珊瑚产业在榕江已成欣欣向荣之势。据统计,目前,全县草珊瑚种植面积达33674亩,建成千亩以上草珊瑚基地6个,年底将完成种植5万亩。


  “除了草珊瑚,榕江县还适宜发展种植天麻、黄精、金钩藤、板蓝根等中药材产业。”榕江县中药材专班负责人杨青华说,这些中药材产业都得到了大力推动。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榕江县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林下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关键性问题,分别组建由1名副县级以上干部领衔的草珊瑚、金钩藤等工作专班,每周调度推进林下产业发展工作。



林下草珊瑚产业。


  该县采取“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组织方式,通过土地入股、集中流转土地等方式,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打造“全国林下草珊瑚产业基地”“中国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道地药材优质草珊瑚原种孵化基地”。依托贵州青玉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药集团、江中制药等企业签订产销合作协议,签订产品销售协议,确保产品稳定销售。去年底,全县共销售中药材1.18万吨,产值1.09亿元,累积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6887户27267贫困人口。


  为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榕江县还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引进企业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并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参加产业发展,已创建89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入社贫困户4649户,贫困人口16340人。


  截至目前,全县金钩藤、草珊瑚、板蓝根、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12.6万亩左右,新建草珊瑚育苗基地400亩,带动贫困户1.1万户4.62万人增收。


  据悉,下一步,榕江将通过“扶贫+中药+旅游+康疗”发展模式,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群众致富步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羸。


文/图/视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熊诚 陈丹 李卓檬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