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叶贤伟:疫情是战场 患者是家人

  “这场仗打得很不容易,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阶段性胜利。看到患者们治愈出院,我心里真的很高兴,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3月17日,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奋战多日的叶贤伟完成救治任务安全撤离,心中感慨万分。


  叶贤伟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从2月16日开始,他和全省56家省、市医疗机构抽调的263名医务人员入驻院区开展工作,14天一个周期进行轮换。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将军山医院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是持久战,主要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责任重压力大。但疫情就是战场,作为一名医生,我义不容辞。”叶贤伟目光如炬。


  危难时刻勇担当。在去将军山之前,叶贤伟一直负责贵州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和患者救治。自1月20日投入疫情工作至今,他没有好好休息一天,外院、本院、门诊、病房,只要有患者需要,无论白天黑夜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


W020200404708973163721.jpeg

    1月31日下午,叶贤伟(左)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与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开展远程会诊。


  1月24日晚上23点,除夕夜,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叶贤伟在得知有两名确诊患者从外地转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后,顾不上和家人吃年夜饭便冒着风雪前往中心开展救治;


  1月31日下午,他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与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进行了一场跨越295公里的“面对面会诊”。在会诊中,他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问诊和研判,排除患者感染嫌疑,并对后期治疗给出指导意见;


  ……


  作为省医救治专家组成员,为了打好这场战役,他和同事24小时轮流值班,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化验指标,并每天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出具治疗方案、分析检查结果,评估病情变化、调整诊疗策略,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治。


  日复一日冲锋在前,叶贤伟早已习惯把医院当家,把患者当作家人。“新冠肺炎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强,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去应对,穿上了这身‘白色战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我就会冲出来奋战在第一线。”


  话语朴实有力,掷地有声。


  从医25年,作为一名呼吸科“老兵”,在疫情发生之初,叶贤伟就持续关注。本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到武汉去!到湖北去!”是他这个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愿望。但贵州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他必须坚守阵地。“只要是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哪里都是战场。”


  如今,随着全省疫情形势得到基本控制,叶贤伟又回到了省医,负责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的接诊工作,岗位变了职责不变。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现在我们一边同摩洛哥等国家分享交流抗疫防控救治经验,一边对省内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开展线上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救治水平和能力。”叶贤伟说,面对疫情,大家必须一起齐心协力,共同作战,为患者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记者手记:


  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疫情袭来,他们义无反顾选择奔赴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我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叶贤伟的场景,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一期工程重症病房里,他正在对医疗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忙了两个多小时后来不及吃饭,马不停蹄赶往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对一名确诊患者进行会诊。晚上22点,夜色渐深,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将军山医院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安排。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叶贤伟一直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ICU重症病房,从患者救治、生命体征监测仪器检查、医务人员防护培训......只要是疫情需要的地方,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这是一名医生的使命与坚守,白衣化作铠甲,勇气铸就披风,责任磨砺出长剑,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昂扬姿态。致敬英雄,你们辛苦了!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