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一亩百斤油,有了一条致富好路子”丨沿河8万亩油茶产业移栽现场见闻

 

  “今早第一批1.1万株油茶苗已栽种完,第二批1.1万株油茶正在来村的路上。”3月30日上午10时30分,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官舟镇中华村土司贡茶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20多个村民正等待着油茶苗进村。


  突突突……11时15分,一辆装有1.1万株油茶大货车,翻山越岭,从玉屏侗族自治县拉进沿河自治县中华村里,历时3小时40多分钟,跨越288多公里,正是这一个月来铜仁市帮扶沿河自治县产业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忙碌缩影。


35.jpg

3月30日上午,中华村村民正在卸油茶苗


  “中华村海拔900多米、土壤以沙页岩为主,比较适合油茶种植,在原来的茶园套种油茶,把之前缺株的空隙充分利用起来。” 当日中午,铜仁市林科院油茶技术组组长黄河正带着队员们,查看刚种下4天的油茶。


  据黄河介绍,近5年,沿河逐渐发展了成片3万亩油茶,这次铜仁市组成以辣椒、生猪、生态鸡、红薯、油茶五个产业,以短养长,帮扶沿河自治县大力发展产业,以贵州森茂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沿河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承接企业,并且组建了产业实施专班,实行公司、专班一体化组织实施和管理。


  据了解,今年该县14个乡镇68个村将发展油茶产业8万亩,重点聚焦22个未出列村、聚焦现有贫困人口较多的乡镇和村、聚焦没有产业覆盖或效益较差的村,紧扣2020年度8万油茶,按照“适树选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油茶造林地选择土层厚度达到60cm以上,精心挑选并切实落实适宜油茶生长且面积在50亩以上的连片地块,海拔不能超过1000米。


  中华村土司贡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大国说,近一个星期来,通过培训、采茶、套栽油茶,在1080亩茶园基础上,又把集中连片荒坡开挖补栽200亩油茶。


  10年前,从深圳返乡,龚大国看到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经常被野猪破坏,大量土地变成杂草众生的荒坡,于是租用附近的六溪村、大桥村、秒坝村村民的土地,这些村村民常年在茶园务工,增加收入。如今荒坡变身“绿翡翠”,栽种集中成片的土司贡茶也畅销全国各地。


  谈起眼前的1080亩茶山,随着2.5万株玉屏油茶苗运进中华村,最近他又像10年前,兴奋起来了。常年在茶园务工的乡亲们都说他:起得早,走路快,哼着曲,斗志高!


  3月30日,春风和煦中,64岁的龚永汉一边按照培训要求株行距密度定点,挖穴,一边与记者谈起十年前,他毅然把4亩多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栽种茶,祖祖辈辈靠种传统农作物,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可现在每年土地租金和务工费收入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夏季在5至6月,秋季在9至10月,抢抓除草松土。”


  “幼林施肥一般是一年1至2次,施肥覆土后淋一次雨为好。”


  ……


  “才一个星期不到,你就成茶栽种技术专家了。”黄河笑着对龚大国说。


  “玉屏在施肥、抚育管理、树形培育、合理间种、加工销售,5年内,全程技术跟踪服务,直到油茶产油,可以安心栽种,加上这10多年,也对懂了些栽种茶技术。”龚大国捧着绿油油的油茶苗信心十足: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样干,一定能成功。


36.jpg

3月30日,沿河自治县官舟镇中华村1080亩茶园里,村民们正抢抓时令,套种油茶。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齐飞”。居住在地处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的沿河自治县山区的群众发展产业摆脱贫困谋致富正火热进行。


  今年,作为国家挂牌督战县和全省最后9个脱贫摘帽县之一,沿河自治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强化技术保障,按照“落实任务图斑化,种植技术标准化,管理措施网格化”要求,除本县抽取技术人员组成专班进行指导外,铜仁市派遣12人组成专家团队到该县进行专职技术培训和指导,全力加强对油茶产业技术服务。


  同时,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国有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5311”发展模式,在基地未见效益前5年,国有公司按全县统一标准支付给农户土地流转费用,5年后,按收益进行分成。通过与国有公司合作,采取“国有公司+企业”等多种模式多渠道帮助农户稳定获得劳动务工、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收益,使其脱贫增收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施平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