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兴义:紧抓“两大机遇” 着力打造好“两化”蔬菜产业

  时已春分,莺飞燕舞。3月20日,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坪东街道枫塘村永光400多亩的“好蔬菜”产业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甜菜蕊正茁状成长。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菜蕊,打包装车后发往广州市场。


  “今年产量、收入都比去年要提高30%左右,这批甜菜蕊已卖了10多万元。”永光好蔬菜基地负责人冯大忠算起丰收帐,满脸笑容。


  去年以来,兴义市紧紧抓住“贵州省蔬菜产业十大生产基地”和“黔西南州粤港澳大湾区蔬菜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两大机遇,因地制宜划分区域,明确功能定位,实施精耕细作,解难题补短板,加快 “好蔬菜”产业基地县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建设,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以坝区为核心实施“产业革命”示范带动。制定“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兴义市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地质,将下五屯、丰都等中部城郊区,白碗窑、乌沙等海拔1500米以上地相对寒冷的区域,仓更、泥凼等低热河谷,敬南、木贾等坝区,科学划分为常年蔬菜区、反季节蔬菜区和精品出口蔬菜区。


  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和餐桌消费需求,种植茄果、白菜、甘蓝、芥菜、绿叶蔬菜、薯芋、葱蒜、瓜、豆等9类消费者喜爱的主打蔬菜。


  同时,开展点对点优质服务。市农业农村局、乡镇和街道、村共同组成“好蔬菜”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建设专班,并对“技术指导、蔬菜质量、协调解难,产值产量”四项进行包保,开展立项、高新农技培训、土地流转等点对点的优质服务。去年,兴义市共举办250多期科技种菜培训。兴义白杆青菜、兴义生姜、兴义红皮大蒜等106个蔬菜品种,获“三品一标”认证。88个基地实现生产全程无公害。全市“好蔬菜”种植面积达34.5万亩次,总产量达64万吨,产值达15.8亿元,带动4.25万农户17万多人实现增收。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产。当前,兴义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重庆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外市场,充分发挥低海拔河谷“天然温室”、高海拔区“天然凉棚”、中海拔区年产3至5茬蔬菜“三大”优势,开展“新引+地方”品种优选,“育、繁、推”一体化,“品种、育苗、管理、销售”四个结合,在11个坝区,推广“菜-菜-菜”“菜-稻-菜”“菜-烟-菜”等套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


  截至为止,兴义市今春已开展“乡镇订单+实施项目”高新实用农技培训75期,培训菜农4000余人,种植好蔬菜14.2万亩,产量25.5万吨。与去年同比增收2.84亿元,带动农户7.2万户21.6万人。当地1800多个农民就近打工,劳务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维维

通讯员/雷文明 罗国浩

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