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台江:食用菌撑起脱贫伞 产业菇敲开致富门

  时下,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镇巴拉河食用菌产业项目基地一派繁忙。一面是技术员忙着为菌棒注水,一面是工人抢时机采摘鲜菇。“最近气温回升,鲜菇产量上涨,昨天我们采摘了大概有差不多一千五百多斤。”基地负责人何春文介绍道。


施洞镇巴拉河食用菌基地技术员为菌棒注水


  2019年,施洞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巴拉河食用菌产业项目,完成建设标准化大棚79个、冷库1个,占地面积36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行,2019年10月上架食用菌棒26万棒,当年香菇稳定产出,实现分红48万元,其中32万项目分红覆盖施洞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00户,户均增收800元。


施洞镇巴拉河食用菌基地26万菌棒稳定出菇


  巴拉河村贫困户龙荣发是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患有长期慢性病的他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就靠着女儿外出务工维持生计,生活状况颇为艰难。“我身体不好,老伴也只能在家照顾我,哪儿都不能去。好在国家搞了这个项目,去年就给我分红了600多,我和老伴也经常来这里打菇,两个人一天还能有200块钱的收入,特别好!”龙荣发一边采菇一边笑道。


  台江县方召镇食用菌棒厂,20多名工人忙着装菌料,又马不停蹄地将菌棒送到各个大棚、各个点摆放。“年纪大了去外面也没人要,我和妻子两个人来这里上班,一天能有180块钱的收入,吃点用点,还能攒点钱!”方召村村民田忠明高兴地说。


施洞镇巴拉河食用菌基地冷库鲜菇储存丰富


  在台江县方召镇167个食用菌大棚里、3个林下食用菌基地,一个个菌棒摆放整齐、错落有致,其间小菌子的伞骨朵儿已初现。近年来,方召镇依托自身优势和气候特点,积极推进食用菌项目,镇级建设食用菌棒工厂、村级成立合作社承接菌棒种植,通过合作社集中种植和鼓励农户种植、统一回收方式,确保项目利益联结全覆盖。2019年,食用菌棒产量40万棒,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3户,户均项目分红400元以上,同时项目创造就业岗位23个,吸纳13名贫困户就近就业,人年均增收26400元以上。


方召镇食用菌棒厂工人复工复产一派繁忙


方召镇食用菌棒厂工人复工复产一派繁忙


  这只是台江县积极推进“一县一业”发展食用菌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部分写照。近年来,台江县深化农业产业“八要素”,立足自然禀赋统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全面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同时,引进龙头企业,组织专业培训,推动企业、校园等产销精准对接,建立长期稳定供需关系,积极搭建电商平台,推动农特产品“黔货出山”,探索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十户一体+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机制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通过这些举措,当地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唤醒产业革命内生动力,共享产业发展实惠,敲开产业发展的致富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晓波 通讯员 沈成卓

责任编辑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