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林下经济如何发展?且看春耕时的“剑河答卷”

  遥望山峦,阳光璀璨。关口村的山坡林间,密密麻麻的菌棒将原本绿色增添了一层雪白,仿佛春日初雪,孕育希望。


31231236.jpg


  3月20日,黔东南州剑河县关口高效林下经济示范区内,春分的朝阳照射在种满了红豆杉的林间,显得格外充满生机。而对于剑河县20个乡村来说,示范区内的这数以万计的白色菌棒更是代表着他们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记者在林地里看到,来自周边几个村寨的村民及镇里的志愿者们,正在林地里种植着林下木耳菌棒。他们先用红绳划分好的区域后,按照顺序间隔,依次插上竹签。随后,再将木耳菌棒整齐地安插在竹签之上。


31231235.jpg


  “我们示范区是从今年2月8日开始规划,截至3月19日,已经完成种植了1048.84亩,46万个的菌棒种植,后续还将继续加大种植力度。”


  据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区域所有的菌棒统一由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园生产提供。为了尽早完成建设,示范区为保证工人们的疫情期间的防控安全,安排工人分散种植,避免集中作业,确保各个区域及环节都能稳步开展工作。


  据悉,剑河县关口高效林下经济示范区是剑河县为加大林下经济产业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造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其采取飞地模式,联合统筹全县13个乡镇、街道社区的20个村扶贫资金进行建设,预计总投入4000万元以上,并组织协调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人员参与其中,提供技术、资源支持。


  在管理经营方面,该示范区以各村作为参股股东,成立集体公司,股份均等。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示范区生产盈利后,盈利所得将按照股份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各个村,随后各村再发放个村民,从而提高村民收入。


  为何要打造这样一片示范区?负责人表示,采取飞地模式进行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剑河县早在南明镇南明大坝就已经实施并初见成效的发展模式,有经验、有技术,也有资源。因此在今年为了更高效的发展经济,巩固脱贫,保证全县各乡镇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得到稳定增收,便决定在此打造一个全新高效林下食用菌产业园地。


  为此,剑河县还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当地党委政府全力奋战。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最终从剑河县柳川镇柳利村、巫堆村、关口村、公俄村等几个村的土地上规划出一片2500亩的林地种植区域用于建设。


31231234.jpg


  “我们关口村这片种植区域,有几个优势。一是区域位置好,柳川镇是剑河县的中心地区,方便各乡镇来往这里进行管理和采收。二是交通便利,随着未来剑榕高速的开通,示范基地离高速公路口仅几公里的距离,运输便会很方便。”


  负责人表示,2500亩种植区域种植完成后,届时将能够解决周边乡镇100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并且依靠区域位置和交通优势,采摘人员的输送成本也将大大降低,保证用工。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种植区域的生产,该林下木耳示范区还将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供水池、冷冻库、烘焙房、木耳晒坝等一应俱全,并计划建设可容纳上百人居住的宿舍,方便示范区的维护和管理。


  随着剑河县关口高效林下经济示范区的逐渐建成,剑河县各个乡镇脱贫攻坚的重任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缓解。未来,剑河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也将随着该经济示范区的建成,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欧阳章杰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