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阳市“共筑行动”纵深推进“五个体系”建设



  近日,在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点云锦尚城小区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一边熟练地穿针走线,一边轻巧地踩着缝纫机,加紧赶制手提袋。


  这间500平方米左右的扶贫车间,能吸纳安置点20余人就业,通过手工加工作业,可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月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


  实施一个项目,安置一方群众,脱贫一批家庭。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在贵阳市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有1个以上。


  贵阳市“十三五”期间搬迁任务12090人,已于2019年6月下旬全部完成入住。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面临的就业问题,贵阳市开展“共筑行动”,探索构建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长期结对的帮扶机制,纵深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搬迁群众解除后顾之忧,确保搬迁群众快融入、能致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狠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所有安置区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以及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设“八个一”服务工程,新建3所幼儿园、1所小学和7所医疗机构已全部投入使用。动员搬迁群众户籍转移到安置地1226户4522人,为暂不愿意转移户籍的全部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市民证,搬迁群众同安置地居民享受同等权益。截至2月底,缴纳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656人,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99人,符合安置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651户1852人全部完成农低保转城低保。


  狠抓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在每个安置点设立就业服务窗口,配备劳动协管员,收集岗位需求,对接技能培训,现已组织培训4642人次。截至3月17日,贵阳市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2796户5381人。聚焦弱劳动力搬迁群众,贵阳市在每个安置点都建立了1个以上扶贫车间,目前8个用工车间已全部复工,用工130余人,开阳县新建的2个扶贫车间正在装修。


  狠抓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每个安置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并专门开辟场所用于文化演出。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搬迁群众市民意识、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在非疫情期间基本实现“周周有活动”。


  狠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贵阳市共批复成立6个安置点居委会,已完成选举5个。建设7个警务室,实现安置点全覆盖,配备警力24人,创建平安小区1个。


  狠抓基层党建体系建设。贵阳市搬迁群众中,共有党员111人,现成立党支部6个,通过选派、抽调、聘用等方式配备65名工作人员服务安置地搬迁群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贵阳市还将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督促结对党员每月上门走访搬迁户,持续解决好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困难,大力开展志智双扶活动,开展有意愿劳动力全员培训,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欣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