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援鄂前线·战疫日记】张维森:梦醒了,我们回家了!

  日记撰写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维森


   3月17日,晴


  刚出驻地,见大部分队友集合完毕。不是我动作慢,因为吃完在武汉这最后一份盒饭,就要撤出阵地,虽然平时工作需要养成了快速进餐的习惯,今天却尽量放慢了咀嚼的速度,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有太大的起伏。享受着这盒饭,里面有对战友的不舍,有对病友的关切,更重要的是有对英勇不屈的武汉人的崇敬和对家的期待。


  之前两点一线的战地路线,除了道路两旁的路灯、高楼,并没有带给我其它视觉上的冲击。坐车去往高铁站的路上,看着窗外,感叹这春真的来了,且来了有一段时间了。随行媒体朋友的镜头悄悄聚焦在了队友望向窗外的侧脸上,坐在车里的人在看风景,这一刻不禁让人想到了“断章”:你坐在车里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镜头看你。春色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尽量避开镜头,因为不想梦就这样醒来。


微信图片_20200318165641.jpg


  在高铁站选一个没有镜头和媒体朋友的地方坐下,一是好好消化驻地到高铁站短短几公里的情绪,再者就是害怕情不自禁会热泪横流,毕竟这颗被感动的心虽在疫情面前很坚强,可在镜头面前反而无所适从了,我想这也是大多医务人员的心境。毕竟有热情的武汉人民欢送,就连队长的情绪也被调到了最高档,直接喊出了“向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


  高铁的速度和来时没有什么不同,三个字“非常快”。只是窗外和来时已截然不同,树绿了、地绿了、花艳了,田地里也种下了希望。看着手里的特制车票,没有始发站,没有目的地,可我们都知道那是家的方向。再回首来时的路,对着勇敢的武汉人民说一声,你们才是这场战疫的英雄。战疫还没有结束,你们仍憋着内心深处那股渴望自由的冲动,辛苦了,在武汉的每一个人,你们和我们一样,不求生前身后名,只求柴米油盐酱醋茶。


微信图片_20200318165636.jpg


  闭上眼睛,默默数着,长沙南站、韶山南、娄底南……怀化、凯里、贵阳北……


  记者手记


  3月17日,第一批返黔的贵州省援鄂医疗队顺利抵达贵阳。出发时,他们坐着高铁去武汉,回来时也一样,乘着高铁回贵阳。


  2月9日,张维森随着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驰援武汉。恍惚间,时间悄悄溜走,已然过去了39天。


微信图片_20200318165647.jpg


    39天,对于这些白衣战士来说,是一段漫长的日子,也是此生最刻苦铭心的回忆。


   从凛冽寒冬到春暖花开,我们终究还是迎来了明媚的阳光。


    最让人高兴的是,这批42人组成的队伍,回来时一人不落,全部整整齐齐的平安归来了。


    之前我们常叹,十里春光不如你的归期。盼着盼着,这日子终于来了!


    离别的日子总是匆匆忙忙,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望着医院的方向,白衣战士一步三回头。


    面对镜头,他们总是那样坚毅顽强;可谁知,镜头的背后,铁人也会抹泪。


    之前两点一线的生活就此告别,他们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


    这仿佛就是一场梦,梦里他们来到了黄鹤楼下,在那滚滚长江边,化身超人,与那狡猾的“怪兽”搏斗。


    这仿佛就是一场梦,梦里他们穿上了白色战服,终日游走于各个病房,病房里没有“其他人”,都是自家人。


    这仿佛就是一场梦,梦里他们一路感受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从牛肉粉变成了热干面,他们经历了一场“美食之旅”。


    梦醒了,花儿开了,春天来了,他们回家了。


   但是在医护人员的心里,梦里那个约定不曾忘记。永远记得那年冬天,汉阳树下,沅江水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