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援鄂前线·战疫日记】马兴容:我从患者那里感受到温暖 也学会了坚强

  地点:鄂州市中心医院


  记录人:贵州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二内一科马兴容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不知不觉,我支援鄂州市中心医院已经20多天。对我而言,这20多天,不仅是我生命的一个简单计数,更是一生中一笔沉甸甸的宝贵财富。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我们熟练掌握护理操作,不断完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模式。每个病房房门口配备一瓶洗手消毒液,每班负责人及时更换,开水房配备一个微波炉,为患者加热饭菜,建立医患沟通交流群,和患者互动,了解病情,了解他们生活、心理的需求,医务工作群成为患者的生活保障群。


  “下午班的老师,帮某床带一瓶洗衣液;即将上班的老师,为某床带两个鸡蛋,蒸蛋花,带牙膏、带牙刷……”


  经常会在群里看到这样的消息。总之,只要病人的合理要求,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去保障,好多难得的生活物资,是我们的老师从自己生活物资里抽取的。


  因为住的地方距离医院较远,自己是一个较慢动作的人,调好闹钟,上午5时20分,起床后经过简单的洗漱,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上班不能上厕所,不敢不吃早餐,因为上班期间不能吃饭。换好衣服,7点整统一坐车出发,在车上,望着窗外,这座城市安静得让人心疼、让人难过。


  中班接着早班的处置。63床的老爷爷曾经病情危重,神志浅昏迷,在我们全力施救下,他醒了,直到成功撤掉胃管,可以和我们简单地交流,并可以自己配合独立完成雾化吸入,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无比振奋。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用配置好的84消毒液消毒病房走廊,走到54床病房门框时,透过窗户,透过我那层层水雾的护目镜,我看到54床阿姨满带笑意地走向我,我下意识地推开房门:“阿姨,怎么啦?”阿姨操一口四川口音说:“姑娘,你都不休息一下吗?你刚才和一个男护士一起给我量血压、测体温,我记住你了。”


  “阿姨,您记性真好!”


  我和她简短交流了一会儿,又推着空气消毒机来到阿姨的病房,因为是午觉时间,我尽量动作轻柔,不想打扰阿姨午休,当我接上空气消毒机的电源,摁下开机键、运行键,空气消毒机开始工作,仍然吵醒了阿姨:“阿姨,不好意思,吵醒您了。”


  阿姨笑着说:“空气消毒必须要做,感谢你们。”


  当我转身准备离开病房时,阿姨再次关切地询问:“姑娘,你们一天累不?”


  “阿姨,还是比较累的,但是有您们的支持和认可,觉得付出很值得。”


  68床,一个缺氧不耐受的老爷爷,面罩给氧,输液完毕后,老爷爷想吃午餐,病人不能自行进食,我和同事商量,一个人负责喂饭,一个人为他手持面罩吸氧。老爷爷很可爱,他说他要把肉吃完,必须吃点肉才有力气,就这样,喂一口吸一会氧,艰难地吃完了一顿饭。


  对健康的人来说,吃饭是很容易的事,对他来说,是他努力生活的象征,这顿饭吃了30多分钟,努力活着的人,生命中都留着一扇窗,我从他的身上,学会了坚强。


  20天,每天有类似许许多多发生在病房里的日常,但就是这些日常触动着我、坚定着我,让我收获满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邱胜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