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援鄂抗疫战报】昨日在此“战疫”,今日见证休舱,明天会更好!

  33个日日夜夜,21支医疗队伍,1848名患者,组成了这座最大方舱在这个冬春交替的难忘记忆。


  3月9日,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宣告,全体医务人员休整待命。在休舱上,贵州医疗队员齐声唱起《明天会更好》,表达着他们的激动与心意。


  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市最早开舱的三家方舱医院之一,于2月5日开舱,是武汉床位数最多、累计收治病人最多、治愈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贵州第二批医疗队与第五批医疗队分别于2月6日以及2月25日进驻该方舱开展救治工作。


  让我们用一组镜头,来回望贵州医疗队员方舱“战疫”的点点滴滴。


微信图片_20200309210753.jpg



   勇气


  “在江汉方舱医院开展救治,条件是艰苦的,但只要能保证队员的安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克服困难也要上。”


  2月6日,贵州第二批医疗队领队刘辉、护士长杨帅君把队员“整整齐齐送进舱”。3月6日,又完完整整地将最后一班接出舱。


  “第一次‘全副武装’进舱,刚穿戴好,就感觉透不过气,最累的不是上班,是穿防护服上班……”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陈亚说。


  “想起第一次进舱时的狼狈,初进隔离病房时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起雾的护目镜连个体温计都看不清……”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平坝区人民医院ICU护士金章燄说。


  未知的病毒,充满紧张的环境,越是危险,越见真情。既然是医护,既然是驰援,就要克服困难,救死扶伤,酣战疫情。


  “进舱第一夜,患者茫然无助的眼神刺痛了我。”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贵州水矿总医院副主任护师孔彬说。


  “取咽拭子时,患者会忍不住咳嗽,他们的道歉让我心痛。”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台江县人民医院ICU护士杨胜楠说。


  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战胜一切。但没有信心,何来勇气;没有关怀、何来信心。贵州医疗队员用一片真心,竭尽全力抚平患者的伤痛,打消他们的不安,让他们感到“我们与你并肩作战”的温暖。


  量体温、量血压,采血、采咽拭子,发水果、发餐食,带着患者做运动,一遍又一遍地教患者“七步洗手法。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患者打太极、做八段锦,既是身体的康复,也是心理的疏导。


  “劳任怨从未抱怨,忙碌的身影不奢求半分回报。哪怕患者因误解而对他们大发雷霆,哪怕被病友堵在卫生间,她们就及时扮演清洁工角色毫不犹豫冲上去,无论什么困难,她们都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解决问题,只为抚平武汉患者心理上的一道道创伤。”3808床的田先生在转院时,为贵州医疗队员写下千字长文——感谢,因为你们逆行,我们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汗水


  “快,2号门接诊台有人晕倒!”


  江汉方舱医院早10点,正是最忙碌的时刻,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吴金融的对讲机里,传来的队友余庆县人民医院ICU护士田茂超的呼叫。


微信图片_20200309210307.jpg


  本能,让吴金融转身便向门口跑去。


  晕倒的,是一位6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她和丈夫刚刚走到分诊台,还没开口说话,身子便一歪,倒在地上。


  坏了,瞳孔已经散大。


  “换我来,你们打开静脉通道”作为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的急救培训员,吴金融在工作中抢救过太多休克病人,他很清楚,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一滴、两滴……


  看着水珠滴落在患者的胸口,他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一分钟、两分钟……


  用尽全身力气支撑、按压、控制节奏,数层手套让手指的感觉不再灵敏,口罩阻碍了呼吸。


微信图片_20200309210327.jpg


  心脏复苏,一个人能坚持一两分钟就是极限。这天,30分钟,3000余次的胸外按压,吴金融和队友修文县人民医院ICU护士刘文交替进行,分秒未停。直到救护车赶来,将患者节接走,吴金融才感到,防护服内的身体像是在燃烧一般滚烫,防护服因为汗水紧紧地贴在身上,护目镜底积了一汪水……


  “太忙了,病区的病人还等着我们发药。”没有更换防护服,顾不上喘息,吴金融和队友刘文匆匆赶回西区继续工作,等到中午有时间坐下来的时候,防护服里的手术衣已经被体温烘干。严重的脱水,让小伙子差点坚持不住,等咬牙撑到驻地,他一口气连喝两瓶水。


  “只要有一点点希望,都会竭尽全力。”吴金融说——这,就是医护的责任和本能。


   心愿


  3月9日下午,江汉方舱医院广场上,歌声此起彼伏。


  各地医疗队整齐列队,挥舞国旗,一同见证这个开舱最早、收治人数最多、治愈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休舱大吉。”


微信图片_20200309210806.jpg


  今天也是贵州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在江汉方舱的最后一个班,送走最后的患者,他们要进行物资的清点以及病房的消杀等工作。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贵州第五批医疗队员、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师饶依换好防护服后一路小跑着向方舱内奔去,她要站好方舱的“最后一班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是第一次由衷地希望医院‘关门’,这意味我们胜利啦!”


  看着奋斗了半个月的江汉方舱休舱,贵州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省职工医院护师陈庭媛想起了自己刚进舱的时候。“25号那天瓢泼大雨,我凌晨2点进舱时还有一位患者没睡,她说认床,睡不着。我就一直陪她聊天,帮助她舒缓心情。”如今,这里的所有患者都出院了,再不会睡不着觉,再不需要心理疏导,陈庭媛说,祝福他们今后都能平安、顺遂。


  贵州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省中医二附院医师冯楚琦说,方舱休舱,自己特别激动,“这段时间的付出终于有了最大的收获”。然而他丝毫不愿停下脚步,“如果有下一个‘战场’,我们愿意立刻奔赴那里”。


微信图片_20200309210812.jpg


  下午3点,随着最后一班队员顺利“出舱”,江汉方舱医院暂时结束了历史使命,贵州医疗队员也全满完成了任务,他们,在这道抗疫“第一道防线”上光荣践行了作为医护的责任与初心。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广场上,歌声传来。贵州医疗队员齐声合唱起《明天会更好》,在这个值得铭记时刻,歌声让人心潮澎湃——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明天的明天,就是我们战疫取得全胜的那一天!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庞博 闵捷 

  王培/视频剪辑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