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将军山·她力量】胡英:“我们是‘机动部队’,哪里有需要就往哪冲!”

  “我们与病区里轮班值守的医生不太一样,平时,哪里有情况危急的病人,我们就往哪儿跑。就像一支‘机动部队’,关键时刻能冲上去打仗。”胡英是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的副主任医师,也是将军山医院ICU病房的后备支援力量。


  胡英(左)与沈燕是将军山医院一支“特殊”力量,两朵战“疫”玫瑰始终坚守在最前线


  “我是专门做血液净化的,如果遇到危重病人需要紧急抢救,比如置换血浆,就是我的业务领域。”胡英介绍说,由于专业性很强,自己与同事沈燕就组成了一道专业“防线”,在最危急的时刻,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2月21日,胡英接到电话:马上赶去将军山医院抢救病人!


  马不停蹄、争分夺秒,胡英回到省医快速收拾了必要物品,心急火燎赶到将军山医院。“我当时就想赶快进病区里,还是院感的老师提醒我,必须先学会怎么穿脱防护服。只有保护得了自己,才能去保护病人。”


  胡英清晰地记得,戴了四层手套的自己行动变得笨重、迟缓,“完全不像电视上那种走来走去轻松的状态,防护服穿着很闷,自己都快出不了气的感觉,给病人做穿刺比平时困难很多倍。”


  “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同事沈燕医生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因为平时积累的医学素养、多年来医院的培养,所有努力就体现在这一刻:患者病情告急,我能不能排上用场。”胡英说,作为“机动部队”,正是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在病人体内“炎症风暴”到来之前,提前给予干预,把生命抢救下来。


  胡英在病区内查看患者情况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胡英用“一针见血”简短地描述了抢救患者的经历,“就是精、准、狠,不让病人受多余的痛苦。”回想起来,胡英言语里不无自豪,“能用得上我,感觉再苦再累也值得。”


  自2月21日奔赴将军山医院抢救病人,胡英便一直驻守在这里,24小时待命。这半个月来,她也有了许多感慨。


  “当病人好一点的时候,都会给我们竖大拇指。那种感觉好有成就感,就像我们做了多大的事一样。实际上,我们也就是做着平时的工作,没什么特别的。但在生命面前,就有一种大爱无疆的感动。”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胡英出征将军山医院,并没有告知自己的父母。“爸妈年纪大了,说了怕他们担心。尤其是我妈妈,只要担心起来,觉都睡不好。”


  虽然已经是训练有素的医疗先锋、是关键时刻的急救担当,在父母看来,孩子依然是孩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我妈妈成天‘疑神疑鬼’的,我每天什么时候上下班都记得清清楚楚,生怕我去抗疫一线了。”然而,胡英还是“执意”逆行来到了将军山,“没来之前我就跟妈妈说,作为医务人员,需要你站出来的时候却往后躲,那谁去前线?疫情一旦扩散,所有人都要遭殃,哪还保得了小家。她听进去了,觉得也挺有道理的。”


  春暖花开的日子慢慢临近,胡英感觉在将军山待的时间长了,平时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显得很珍贵。


  “今年的妇女节很有意义,我们在抗疫一线,看到病人的病情有好转,这就是收到的最好的礼物。”经过多方携手、全力治疗后,将军山ICU病区的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


  “其实我们也想家,想回去陪孩子、陪父母。但是我们愿意在这里一直守在这儿,病人有需要,分分钟就能冲前线。当然,更希望病人不需要我们,这说明他们在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更值得高兴的事。”胡英说,现在的坚守,是为了疫情能够早日消退,“只有病人们好转,医院清零了,我们就能放心回去了,这也现在最大的心愿。”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韦一茜

  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