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援鄂前线•战疫日记】颜登林:武汉,我们和你在一起!

颜登林


  日记撰写人:颜登林,系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员、毕节市大方县中医院护士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这个英雄的城市带来了一场灾难,医疗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我能成为贵州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形势严峻,但对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我充满信心!


  “武汉别怕,我们来了!”


  2月4日,作为代表毕节市大方县出征的我,汇入贵州援鄂医疗队大部队。带着爱与希望,肩负着责任与使命,我坐上了飞机,两个小时后,1000多公里的距离被甩在身后,我真真正正地踏上了武汉这片土地。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是漫长的,因为封城,街上一个行人、一辆汽车都没有,整个城市仿佛睡着了,一片沉寂。远处的高楼灯光闪烁着几个红红的大字:“武汉加油!”看到这个状况,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心痛,是无奈,也更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和责任——“武汉别怕,我们来了!”


  抵达酒店,再到入住,花了近3个小时,收拾完毕已是凌晨。和同行的雷玉梅吃完泡面,简单洗漱后就睡下了。那晚,我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领队让我们分批吃饭,告诉我们打饭要间隔一米,吃饭时要错开坐,不能交谈。第一顿饭,不太习惯武汉甜甜的口味,几乎全吐了。在贵州,在大方,我们一日三餐无辣不欢,这时的确有点难倒我了。


  回到寝室,我和玉梅姐买了电饭锅、面条和老干妈,想着如果饭菜不合胃口,面条也能充饥,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颜登林与方舱医院患者合影 雷玉梅 摄


  武装进舱,战斗正式打响


  进舱的第一天,上班不熟悉,也很担心,一开始没有镜子,穿好防护服后只能相互检查,看有没有穿好?有没有暴露?带着口罩出气有点困难,穿上隔离衣后我们更难从外形上判断谁是谁,所以只有在背上、胸腹部以及头上写上自己团队和自己的名字。第一次穿防护服,我早早地就在酒店把成人纸尿裤穿上了,以防万一。


  进舱后,我被分到西区第一个病房,2月6日晚上,迎来了我来武汉后的第一个夜班。因为这天才开始收治病人,所以空床还是比较多的,和我对班的其他队伍的老师给我详细说明工作流程以后,我就开始工作了。


  不到一个小时,我的病房就新收了13个病人。忙忙碌碌,一分钟也没有停下来过,测体温、问病史、填写表格、做好护理记录、巡视病房……很忙碌但是很充实。


颜登林在为患者测量口腔体温 雷玉梅 摄


  18床的病友朝我走过来。“小姑娘,哪里的?”“贵州的。”“我看你个子小小的,做起事来还挺快的。”“嘿嘿,我们贵州的护士都是这样的。”“真的很感谢你们。”“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不用谢!”


  这时,靠门口位置的1床发烧了——39。5℃。我赶紧通知医生,给他吃了药,为他打来开水,每半个小时测一次体温。但是体温还是反反复复的,临近下班时才彻底降下来。1床的病人走到我面前说了句“谢谢”,又缓缓走进病房。这是我第一天上班听到的第二句“谢谢”。


  一个班下来,护目镜全是雾水,背心全是汗,累吗?真的累,不过很值得!


  用心用情,我们不只是护理


  江汉方舱医院分为上下两层,实有床位1600余个,我们贵州管理一楼西区,两个区域包括21区和22区,病房15个,我分管的是35病房,床位30张。


  和对班的同事完成交接班和财产清点后,负责病人的一日三餐、口服药、中药发放,每天测量四次生命体征,每小时巡视一次病房,和值班医生查房,并做好特殊处理记录,负责服务特殊病人和新入院病人,还要给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做好用药的注意事项。同时根据医嘱负责当班的抽血、采集咽试子,这些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危险,而且数量很多。


  其实时间花得比较多的一块就是和病人交谈,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为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他们消除顾忌,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疾病。后来,我们把35号房的病友聚集起来建了一个群,方便沟通。


  虽说每天高强度工作6个小时以上,其实说每天工作将近10个小时也一点都不夸张。



颜登林与同事在方舱医院 雷玉梅 摄


  以心换心,患者让我很暖心


  2月15号那天,我清楚记得是夜班,因为排班有变,所以我临时接管了40号房的病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号床的吴大哥。


  我在去病房发香蕉的时候,感觉有人用手机在偷拍我,搞得我挺紧张的,没一会,他就走出来了,坐在我旁边的空位上,面带微笑给我说要给我视频!这样我们算认识了,还互相加了微信。


  后来,他递给我一封感谢信,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感谢信,很激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谢谢!谢谢!”眼泪有点止不住了,屁颠屁颠地去找组长要来手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刻。


  20床的刘大爷,是我在35号房特别照顾的一位老人。他是吉林人,记得他刚来的时候,总是来房外问我问题,性子比较急,问题比较多。后来他也给我写了感谢信。



感谢信


  同事建了一个叫35号大家庭的微信群,每天大家都在群里分享经历。熟悉了,每次去发饭或牛奶时,他们总说:“小颜,我们来帮你发吧!”原本十几分钟才能发完的饭菜,现在三分钟内轻松搞定。


  他们帮助我的这些,我也无以为报,所以想了想,就用便利贴为他们写上几句祝福、加油的话语——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康复,平安回家!


  我们每天都互相加油打气,还约定好明年在武汉相聚!


颜登林与同事雷玉梅合影 王丽 摄


  看到病床空了,心里高兴又不舍


  随着病人病情的好转,大家陆续出院,当35号房已经出院22人,只剩8人,查房时看着空荡荡的床位,有点失落、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喜悦和祝福。


  大家一起相处20多天,的确失落,的确不舍。而他们能够康复出院,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离回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我相信我也不能忘记我们共同经历的所有,生活中的相互帮助,工作中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他们常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悉心照顾,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付出!”我同样也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我们的肯定,那一封封来自他们的感谢信,被小心地珍藏在我们心中。


  希望在不久,正是春光明媚之际,我们可以一起摘下口罩,一起自由呼吸,畅快而谈。我爱他们每一位,希望他们平安幸福!


  有人说,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没有看过这群护士们的眼睛。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的眼睛,带他们走出困境!


  整理/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骆航念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