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援鄂战疫传战报】 陈丽:春天来了,胜利已经不远

  “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的这二十多天,感染我不害怕,苦累我不害怕,我最牵挂的就是自己8岁的孩子......”当提及孩子和家人时,电话那头的陈丽哽咽着。


陈在武汉方舱医院1.jpg

  陈丽在江汉方舱医院


  陈丽,毕节市金沙县中医院外二科、肛肠科护士长。


  2月4日凌晨1点陈丽接到赴武汉支援前线指令时,她没有任何犹豫,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一线支援。身为医务人员的她匆匆收拾了行李,2月4日上午9点在亲人、同事的送别下,她作为贵州省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队员踏上了武汉抗疫征程。


  2月5日经过为期1天的防护培训、医疗队安排、纪律要求等相关工作准备后,2月6日上午八点陈丽正式赶到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投入战斗。


  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在武汉疫情的中心区,它和我们熟悉的医院不同,它是由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临时搭建而成。贵州省第二批援鄂护理医疗队负责一楼西区,这里有15个舱,每个舱有20-30个患者,一个护士分管一个舱,每天分4班倒,6小时一班,期间不吃不喝,每次16个人为一组。陈丽则担任其中一组的管理组长。


2.jpg


  在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二十多天里,陈丽的职责就是陪伴、护理患者们——不仅要为患者测血糖、血压、体温等,还要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等。为了能治愈患者,精细的治疗和护理是必备的,但病区中医护人员都训练有素,热情投入,让繁杂的工作显得忙而不乱。傍晚,护理好病人都休息后,为了不影响患者休息,她们只能关掉电灯,用手电筒照着,借微弱的光线把病人一天的情况做好记录。


  “帽子、口罩、面屏、防护服大小近20件防护装备加身,我感觉好像置身于密封舱,每天下班脱下防护服、隔离衣后背都是湿透的,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目镜后鼻子和脸都被磨破,防护目镜佩戴后容易起雾,会有很多水珠,视野不清楚,本来顺手的工作更困难了,但只要病人一天天好起来,回归到正常生活,多吃一点苦,多流一点汗也是值得的。”陈丽如是说。


4.jpg


  在陈丽看来,安全脱掉防护装备最为复杂,每一步都要力求小心仔细。为了防止交叉传染,每个人只能独立完成这项工作,以致于每次穿脱大约都要一个小时。她说:“因为大家要共同看护病人,所以在这里每个人更怕因自己被感染而影响到整个团队,事关整个团队安危、荣誉,所以更要慎之又慎。”


在手电光下工作.jpg

  在手电光下工作


  方舱意愿的工作虽然辛苦,但陈丽心中却充满希望。每次她所看护的病区有人陆续出院时,心底都会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那一刻她会面朝战友摆出“胜利”的手势,再轻喊一声“加油”。


  最让她感动的是44号病房19名患者集体给她写的感谢信,他们拖着带病的身体感谢贵州白衣天使的大爱无疆和负重远行。其中一位50岁的大叔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姑娘你那么辛苦,那么尽责,你爸爸妈妈和家人知道吗?等疫情结束后,带你去吃热干面、游东湖、听编钟楚乐。”陈丽说:“你们现在就是我的亲人,照顾亲人是我该做的呀!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早日结束。”在江汉方舱医院,陈丽感动着患者,同时也被患者感动着。


向党旗宣誓.jpg

  向党旗宣誓


  另外,陈丽还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在党组织号召下,她积极向组织靠拢,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准备火线入党。


  “今天阳光明媚,武汉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不是什么勇士和英雄,在抗击疫情一线,只想用自己平生所学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如果说我是天使,那么辛苦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的工作者们就是勇士,用冲锋的姿势阻挡在疫情和你我之间,用行动诠释着中国力量;我坚信,病毒是无法击垮我们的,战役必胜。”对于这次战“疫”经历,陈丽骄傲而自豪。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肖大熙

通讯员/刘春前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