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将军山·英雄山】揭秘将军山医院的“最强大脑”

  开栏的话:2020年的开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特殊。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作为省级集中收治医院,是贵州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也是距离病魔最近的地方。夜以继日的“战斗”在这里打响,每一分每一秒都指向一场共同的冲刺。


  在这里,多的是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党员先锋,多的是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的“白衣天使”,多的是闻令而动、敢打硬仗的值守人员……万夫一力,齐心战疫。战斗还在继续,英雄仍在阵前。即日起,天眼新闻采访中心推出【将军山·英雄山】将军山医院战疫一线系列报道,为您揭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今天推出第一篇:揭秘将军山医院的“最强大脑”——




  在将军山医院临时指挥部,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办公室,门外标牌写着“科教处、驻点专家组”。


  “我们与病房里医生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他们随时‘摸得到’病人,而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这间办公室里为病人研判病情,提出决策意见。除此之外,和所有一线医生一样,病人们的病情信息、身体指标我们早都烂熟于心。”贵州省将军山医院驻点专家组组长、贵州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周厚荣说。


1.png


  在这里,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5名驻点专家已驻守了近一个月。


  这间小小的办公室,汇集了将军山医院所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信息,如何分型、如何研判、如何优化、如何诊疗,驻点专家们像“定海神针”一般,用最专业的医学经验为救援工作“问诊把脉”,将病房内外所有人的努力紧紧系在一起。


2.jpg

在将军山医院临时指挥部,驻点专家组的办公室并不起眼


  “口舌”之用,集众智做最优


  “救治任何一个病人,一定是集所有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才能获得成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前线的医务人员,他们的无私付出是最最宝贵的。”作为驻点专家组的组长,周厚荣与记者说起自身工作时,几乎都是以“他者”为重。


  在他看来,专家组是“口舌”,是广集思路、传递信息的“中枢”。


3.jpg

将军山医院所有在院患者信息,驻点专家们早已一手掌握


  有多少病人、分哪些类型、检验指标如何、诊疗方案是否最优、会诊会商重点在哪、医院建设有无纰漏……每天早上8点左右,周厚荣与专家组同事们雷打不动地集中在办公室,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在院患者信息进行梳理,作为组长,他还会进行一场将军山医院内部会商。而每天下午3点,则是驻点专家组全体成员与省级专家组进行远程会诊,研判分析全省重型、危重型患者情况,提出建议。


  “每个工作阶段的内容都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每天先把核酸检验呈阳性的病人筛选出来,看治疗方案是不是最优,需不需要调整;第二再把没有发烧的病人、住院超过3天以上的病人进行筛查,看身体的各项检测指标情况是否有改善;第三是对已经达到出院标准的病人再进行一次筛查,看是否已按标准完全达到条件;最后还要把特殊病人,比如高龄患者、有合并症的患者、低龄患者的情况拿出来再看一遍,把控整体病情。此外,早期识别出由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换的患者,及时处治。”


4.jpg


  在专家组办公室,一台大屏显示器十分显眼。而这,正是整个专家组把控全院收治病人情况的“眼睛”。


  患者病史、体温单、护理记录、检验结果、影像资料等等,所有医疗信息全部归纳在该医院信息系统中,“我们在这能看到前方一线医生能知晓的所有医疗信息,如果有需要,我们会下到一线专访病人,或跟病房里的病人进行视频连线,实时沟通。”


  实时观测在院病人的情况,形成文字报告,同时将信息优化,给出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周厚荣看来,这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救助体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专家组只是“集众思,广忠益”的一环。


  “一线医护人员把宝贵的医疗信息传递到这里,我们才能够集中所有专家的力量给出合理的诊疗方案。所以,应该说我们最主要的作用是广集思路、传递信息。”


  “头脑”风暴,看术业有专攻


  “在承担专家组工作同时,我们也承担着临床科研工作,为以后突发传染性疾病总结经验,提供更好的方案。”周厚荣在与记者交谈中,无意间提到了这么一句话。


  展开驻点专家组名单,5名驻点专家分别来自贵州省三家三甲医院,包括重症、呼吸、传染、影像、检验等科室。


5.jpg

贵州省将军山医院驻点专家组组长、贵州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周厚荣


  “我1987年就参加工作了,一直都在检验科,主要从事微生物专业。来到将军山抗击疫情,不仅关注病毒,也会从我们微生物角度提出一些建议。”来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的主任技师陈泽慧谦虚地说,自己来到这里,更多是向其他科室的老师学习。


  “在病区里的医生非常辛苦,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我们在这里就能够起到一个‘补充’作用,针对每位患者的信息可以更仔细地分析。”陈泽慧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站在微生物角度就会考虑是不是有真菌感染的情况,会请医生再去查一些标本进行验证,用药上也会提出更谨慎的建议。


6.jpg


  “一线的医生们在用药、治疗上如果有地方拿不准,我们通过共同商议,群策群力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对患者救治来说是很有帮助的。”陈泽慧说。


  “虽然是一些琐碎的工作,但非常有必要。”驻点专家组医生、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黄波说,专家组成员均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为救治患者提出建议,再通过省级专家讨论后形成决定,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治疗途径。


  周厚荣介绍:“病人的诊断虽然都是同一个方面,但是诊疗不能千篇一律地都套用一种方案。我们会根据病人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不同药物之间的毒副作用来进行个性化方案的设置。”


  没有周末、没有午休,从早上8点到晚上8、9点,甚至更晚,驻点专家们坦言,每天工作12小时已是常态。


  “因为每个病人情况不同,资料一定要详细再详细地看,如果有调整的地方、有指标的变化,我们都得随时守在这里,不能松懈。”周厚荣坦言,驻点专家组每个人都有优秀的专业背景,来到这里都是攒足了劲,“疫情就是最大的命令,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团结,舍小家、顾大家,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怨言。”


  “耳目”把关,护航生命健康


  “我的工作其实不足为外人道。”如果说重症、呼吸、传染等科室与新冠肺炎疫情联系最为紧密,在影像科从业二十年的曾宪春低调地说,自己更像一道“关卡”,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作支撑。


  “新型冠状肺炎在分型上需要对影像进行研判,所以在将军山医院不管是入院还是出院的病人,所有片子我全都过了一遍。”曾宪春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作为驻点专家的一员,他基本在一张张影像上见证了将军山数十名患者接受治疗、逐步好转、最终康复的全过程。


7.jpg


  每天下午三点,驻点专家组与省级专家组进行远程会诊

  曾宪春回忆说,有一天曾接收了121份片子报告,“病人入院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影像评估,由于新冠肺炎前几天的变化非常快,所以病人入院第三天我们要做一个复查。同时,有一部分病人有消化道的情况,所以又增加了腹部的检查。”


  相较于平时的工作,在将军山医院阅片的强度非常大。“我们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病人都是已确诊的患者,几乎所有都做过两次以上检查,所以在看病人其中一份片子的同时,也需要把老片调出来,工作量其实是双倍的。”


8.jpg


  在每天大量的阅片工作中,曾宪春列举了一系列琐碎细节:需要排查重名的患者看片子是否属于同一人;影像的批号会不会有误差;临床医生需要的信息必须及时调出来进行比对……


  “我们是最后把关的人,所以一定要细心把患者所有的隐患排除。”曾宪春笑着说,工作“没什么好说的”,整个救治团队都充满着正能量,自己只是其中一份小小的光。


  跟曾宪春一样,来自贵州省骨科医院院办的杨卓同样形容自己是一名“幕后工作者”。


9.jpg


  每日负责病人信息情况录入、个案调查、出院回访等,杨卓是驻点专家们的小助手,她也一路见证着团队的付出与收获。


  “这是一个慢慢磨合,再融合的过程,来到这里老师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术业有专攻,但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交流、学习,最终凝练出最佳解决方案,为救助患者倾注了百分之百的努力。虽然,病人不一定知道他们,但是他们早已把患者的情况烂熟于心。我想,这就是专业的含义所在吧。”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韦一茜 郭睆秋

  部分图片 王彦德

  海报制作 王培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