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描绘大地丰收的精彩画卷 | 贵州抢抓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生产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


  时序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全省各地正抓住农时不负春光,奋战在田间地头,整地、播种、植苗……奔忙在线上线下,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突如其来的“疫魔”袭击,挡不住全省上下同心勠力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围绕12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推动农村经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实现“六个转变”的关键所在。为此,12大特色产业专班组、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同心聚力,书写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竞秀的壮美画卷。


  2月19日,晴隆县安谷乡一村民穿过油菜地赶往花椒种植现场


  念好坡地绿色财富“山字经”


  立足省情,因势而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0%以上的面积都是丘陵和山地。利用坡地农业特征念好“山字经”,打造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农特产品,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是贵州实施12大特色产业的一大特征。


  为进一步让茶叶、刺梨、水果、核桃、油茶、竹子、花椒等生态型特色产业迅速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打造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全省上下积极行动。


  进入春季,云雾袅绕的湄潭茶山总能成为贵州人心中的诗与远方,茶及周边产业已成为湄潭县打造“一县一业”的典型产业,也成为贵州发展山地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


  抗疫生产两手抓。为确保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湄潭县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好60万亩“春茶”的采摘加工准备工作,落实好5万亩茶园新建任务,同时督促各镇(街)以及有基地的企业,督促茶农以户为单位采取分时、分批、分区劳作模式,实施茶园施肥、除草、防虫等管护工作,积极协调对接有关部门备足茶产业生产所需的各项物资,确保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湄潭茶海


  春风拂来千山绿,不仅茶产业采收种管忙,统筹协调抢抓造林的黄金期也到来。为了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毕节市林业局按照省林业局指示成立了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市特色林业产业刺梨、皂角、油茶、核桃、花椒等产业发展,下设皂角(花椒)产业、刺梨产业、核桃、油茶、菌材林产业4个工作专班开展相关具体工作。目前已调运刺梨、皂角、花椒等苗木600万余株,累计用工量10万余个。并完成营造林112.8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55.45%。


  再过几个月,火龙果也会迎来销售旺季,为了长久盼望的收获,果农们等不起,村干部更是坐不住。连日来,锦屏县在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抢抓农时,积极恢复生产,对新增的近2000亩精品水果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管理指导。


  红芯猕猴桃


  在清镇市流长乡,复合式立体山地农业给当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结合区域海拔、气候条件,克服喀斯特地貌耕地少、土层薄、土壤肥力低等条件限制,该乡因地制宜探索“刺梨+养蜂+黄豆”和“养牛+蚯蚓+蔬菜”种植养殖绿色扶贫产业链,产生了“1+1+1>3”效应,实现了长短结合、效益互补、风险规避,走出了一条复合式绿色扶贫之路。据统计,流长苗族乡已有约3300余户1.2万余人参与到绿色扶贫产业,户均增收6000余元;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84户1910人现已全部脱贫。


  二月春耕忙


  做好坝区产业调整“加减法”


  平整连片、土地优质的坝区是我省12个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散布山间的坝子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弥足珍贵,成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加速器”。


  把优质的土地拿出来,集中管理发展特色产业,体现出各地调优产业结构、打造优质精品农业产业的决心。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蔬菜批发市场,入货、发货秩序井然,各类蔬菜一应俱全,价格也和春节前基本持平。


  “这些蔬菜是从县城附近的车江大坝运来的,很新鲜。”蔬菜批发商杨有权说,批发市场里部分蔬菜来自榕江县古州镇车江大坝,距离县城很近,不仅能节省运费,还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车江大坝是黔东南州面积较大的集中连片坝区之一,近年来,榕江县充分利用坝区土地集中、平坦等优势,大力发展精品蔬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主打产业之一。


  二月春种忙


  春光和煦,田间地头生气盎然。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坝区大棚,工人正在进行辣椒育苗。据悉,今年播州区计划种植辣椒38万亩,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的辣椒专业种植村和5个以上的辣椒专业种植组,像花茂坝区这样的辣椒集中育苗点有62个,已完成辣椒育苗16万亩,剩余的22万亩将在2月底全部完成。


  同样,在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普陆村坝区,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黑色的大棚里,羊肚菌包摆放整齐,前来务工的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清理菌包之间的杂草,期待着收获。


 羊肚菌出土时


  此外,中药材产业也抢占着“春”机,黄平等15个1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的春种工作正有序开展。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药材产业将通过不断加快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推进定制药园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强化链条协同,助推脱贫攻坚。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省坝区正围绕“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的各项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抢抓春耕备耕,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扩大生产规模。


 2月25日,赫章县珠市乡青杠村村民在蔬菜基地除草。


  汇川区上庄坝区对万亩蔬菜基地进行升级改造,采取轮作、套作和间作等种植方式,实现“一年三季”,亩产值上万元;长顺县广顺镇的示范坝区“长顺·贵阳万亩蔬菜保供基地”里,村民们早早地开始劳作,有的正在起垄,有的进行施肥、浇水……


  如今,一个个集中连片的坝区正托起我省12个特色产业的希望,托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希望。


  唱好家园六畜兴旺“增收谣”


  “疫情带来的损失,更应该从产业结构调整中补回来。”


  为把握市场,抓住产业调整黄金时节,贵阳市49家生态家禽业合作社和31家生态渔业合作社全部复工复产,并根据超市、农贸市场反馈的购买需求信息调整养殖比例。


  七星关区召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强调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谋划产业。抓住时节,该区依托新希望集团、广州越秀集团、贵州凤集等大型农业主体,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确保今年全区实现肉牛养殖量20万头、生猪出栏100万头、家禽养殖1000万羽以上。


 养猪场确保温度适中


  为确保疫情期间黔东南州农用生活物资的供应,黔东南州州农业农村局成立物资保障专班,积极动员养猪场生猪达180斤以上时及时出栏,确保供应充足。据介绍,今年6月,黔东南10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便会投产,岑巩、锦屏等县已着手建设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将有效带动黔东南州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并可带动1万户贫困户增收。


  在关岭,当地特色的黄牛肉火锅,是前去旅游的人都要打卡的美食,当地人宋祖德的牛肉火锅店也因为关岭牛肉的好品质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关岭牛养殖业和这些大大小小的牛肉火锅店共同打造了这道关岭美食带给人的记忆,缺一不可。


 关岭国画山合作社养牛场


  贵州牛羊养殖历史悠久,牛羊肉饮食习惯浓厚,我省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省委、省政府明确将牛羊产业列为农业特色产业,全省各地群众正依托气候生态优势,赶着牛羊奔小康。截至目前,关岭县已引进安格斯能繁母牛5000余头,2019年关岭牛存栏达19.01万头,出栏4.52万头,初步形成了集饲草种植、良种扩繁、养、加、销一体、牧旅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新的一年,贵州将彻底撕下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摆脱贫困的束缚。脱贫在今朝,长远看产业,贵州还将继续聚焦优势产业、强化科技服务、完善延伸产业链条等,扎实抓好扶贫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持续稳定脱贫,决胜同步小康。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钺洁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