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早一分钟找出来就会少一个人被感染!”他们是严守防线的逆行者

  身穿防护服,手提应急箱,他们穿梭于危机四伏的医院隔离区及病人家中,奔走于一个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之间,抽丝剥茧,顺藤摸瓜,迅速锁定排查,切断传染源。他们是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鲜为人知的前线战士——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他们通过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面对面的调查,掌握第一手新冠肺炎病人发病、感染的特征信息,评估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为政府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未雨绸缪 全力做好应战准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指导各市(州)、县(区)做到早隔离,防止疫情扩散,贵州省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成立流行病学专家调查组,并开展培训和研讨,制定相关预案,同时要求各小组春节假日期间不休息,全员待命。


  防控传染病的三大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及时、科学、高效、有序的“流调”,迅速锁定传染源及密切接触者,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传染几率,为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提供有力决策参考。


  为指导各市(州)、县(区)做到早发现,防止疫情扩散。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在“早发现”上下足功夫,邹志霆副所长多次组织所内专业人员开会讨论,研究当前省内需要在“早隔离”方面的各种措施。


  每一次疫情报告就是冲锋的集结令


  每一次疫情报告,就是一次冲锋的集结令。


  从2020年1月20日,贵阳市疾控中心在新冠疑似病人咽拭子、鼻拭子标本中首次检出核酸阳性,到1月21日0时30分,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报告我省首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就一刻未停。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流调处置组从最初的6个小组12人,扩冲到现在的13个小组36人。担任流调处置组总负责人的传防所副所长邹志霆同志已和所有组员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了24个日夜,指导参与23个县(区、市)的疫情处置。


  1月25日,大年初一,漫天大雪。一大早接到命令的胡灿,立刻出发前往安龙县处理疫情。但是因为雪太大,高速路临时关闭,到安龙县的处理组去不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老家册亨县的传防所陶忠发同志,主动请缨立即赶赴安龙县,与州、县疾控人员共同调查和处置疫情,一刻也没有耽搁,为早发现、早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月29日13时,正在办公室写方案的组员王丹突然接到通知:当日12时30分,六盘水市某县报告1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聚集性疫情,需要省疾控中心立即派员指导进一步疫情调查处置工作。


6a5a1ff876abebb66379e3fa0185750.jpg

2月14日,王丹加入贵州省援鄂防疫分队,出征驰援湖北鄂州。


  王丹和荀梦君组成的调查小组迅速集结,提起装有一次性帽子、防护面罩、N95口罩、隔离衣、隔离服、消毒用品……大大小小10多种物资的疫情处置包,整装出发,一场和疫情的赛跑和阻击战又打响。


  调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同当地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对疫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的过程并不容易。王丹介绍,“要从病人什么时候发病开始问起,和哪些人有过接触?乘坐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过哪些地方……”根据时间线索一步步引导被访对象回忆,根据调查的内容顺藤摸瓜。“有时被访对象会有隐瞒,只能通过一个个调查记录来进行比对,筛查分析。”


  有一起病例1月17日从武汉返回,21日发病,期间和他接触的父亲和兄长也先后发病,病例均得到隔离治疗,同时对初步排查到的62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和排查。调查组采取边判定、边排查、边隔离、边观察、边控制的策略,排查一批、判定一批、隔离一批。经过一整夜的梳理、分析,终于在1月30日6时50分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将全部本地密切接触者运送至集中隔离点的工作;全部外地接触者均向当地发出协查函。


  此次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调查和处置,离不开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在“早控制”上的通力合作,具体到每一项控制措施中又不乏分工协作。类似这样的战役,在贵州很多县(区)都在上演。


  早一分钟找出来就会少一个人被感染


  王丹说,调查时,流调人员要非常耐心、不遗巨细地通过查阅病例资料、询问患者、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尽可能地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调查过程就像警察办案一样,环环相扣,容不得丝毫马虎,一旦信息缺失就有可能遗漏密切接触者,甚至影响疫情的研判。 “早一分钟将密切接触者找出来,就会少一个人被感染。”


微信图片_20200214204334.jpg

队员苟云在准备流调防护用品


  每次的调查时长,相对简单的大概3-4个小时,而一些聚集性的案例,则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和病例多待一分钟,就增加一分感染风险,但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保证信息的精准。”队员胡灿介绍。


  紧锣密鼓的调查结束后,小组成员们还要加班加点撰写调查报告,常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


  一份科学严谨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出炉后,将对政府部门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制定和完善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可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这些实实在在的落地措施,具体到控制传染源方面,各地将根据疫情形势作出公共交通工具暂停运营、小区封闭管理等决策;在切断传播途径上,倡导居民少出门、不聚集、个人加强自身防护等,规范各类场所通风、消毒等管理工作;在保护易感人群方面,针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提出特殊时期的就医、居家防护意见(指南)等。


  一个又一个日夜他们与疫情赛跑


  翻开流调组副总负责人、呼吸科科长黄艳同志近期的工作日志,每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1月20日凌晨,到贵阳市处理新冠疫情加班一整夜;1月22日,撰写全省加强疫情报告规范的文件并组织讨论至凌晨3点半;1月24日整理及分析病例资料和密切接触资料至凌晨2点;1月25日在省政府指挥中心撰写疫情报告加班一整夜……


微信图片_20200124134355.jpg

省疾控中心传防所黄艳科长一行对我省首例确诊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图片1.png

黄艳认真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王丹的爱人李法锦是省疾控中心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从1月21日到现在,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做核酸检测试验,夫妻俩都是离病毒最近的人。疫情发生后,他们将不到两岁的儿子送回了遵义的外婆家。王丹说,没有了后顾之忧,和爱人更全心投入工作中,“从腊月二十九到初六,我们俩都没见过面,各忙各的,但只要一个微信知道对方平安,就安心了。”


  胡灿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刚满2个月,今年本打算带着妻儿回家看望父母,陪老人过年,接到命令后,他愧疚地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妻子,就迅速投入到战斗中。


微信图片_20200127104354.jpg

大年初一,省疾控中心流调组胡灿和同事冒着风雪前往安龙县处置疫情


  孙洁回家的车票都买好了,接到命令后当场退票,回到自己的岗位;派出去帮扶的余春和聂炜两位同志,得知疫情后,临阵请缨,加入中心的流行病调查处置组,并奔赴现场;春节前已回到家休假的刘昭兵,也及时赶回来;在家休病假的李昭毅同志,不畏冰天雪地,驱车走省道,从遵义赶回贵阳,拄着拐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刘昭兵到定点酒店了解集中隔离情况2.jpg

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刘昭兵科长到定点酒店了解集中隔离情况


  对于调查小组的36名成员来说,坚守一线,通宵熬夜、睡沙发……已成常态。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疾控卫士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疫情赛跑,全力控制疫情的增量。


  “更多的同事还在一线,比如道真的疫情处置,我们已经有三批次的队员在当地连续开展了9天的调查工作,希望他们能早点结束战斗。”王丹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王丹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加入了贵州省援鄂防疫分队,出征驰援湖北鄂州。


黄艳萍、何昱颖在道真县人民医院了解情况.jpg

省疾控中心流调组成员黄艳萍(右一)、何昱颖(右二)在道真县人民医院了解情况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严守防线逆行者们,一直在路上。


文/贵州省疾控中心 柳村

图/贵州省疾控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