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视线·深度观察】贵州村医:了不起的“螺丝钉”

  导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各地村医坚守疫情防控一线。面对疫情,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心系村民,默默奉献。他们如同“螺丝钉”一般,对于整个疫情防控大局起着极大的作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村医不是在一线,就是奔赴在一线的路上。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到处都留下了他们为防疫而奔走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专注以及真情大爱,换取了群众的信任,用自己的辛苦与汗水,护佑一方平安。


52993-2019年1月29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朱勇(右一)等乡村医生前往湖北武汉市返乡人员家进行密切监测。IMG_7898.JPG

  1月29日,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的乡村医生前往返乡人员家进行密切监测。史开心摄(贵景网发)


  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2月11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全国有144万乡村医生,绝大多数村庄都有乡村医生,也有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定期为村民提供服务。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乡村医生在排查外来人员、筛查发热患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黔西:“拐杖女村医”谢厚芝


  2月7日,在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村医谢厚芝走进一户村民家中,给村民测量体温。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1月23日开始,谢厚芝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配合镇政府入户排查、走访,没有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


  出生于1972年的谢厚芝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只能用双手支撑爬行。直到7岁,在父母和医生帮助下,她的身体有所好转,开始尝试拄拐杖走路。


  “5年求医让我从‘爬’到‘走’,是医生给了我希望。”谢厚芝说,那时她就暗下决心,以后要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


(图一)2020年2月7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谢厚芝在入户排查的路上。 (1).jpg

  谢厚芝走在入户排查的路上


  如今,谢厚芝已经从医整整28年。她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学习。她的医术日益精湛,来找她看病的,除了本村的村民,还有很多周边村庄慕名而来的人,小小的村卫生室,平均一天要接待五六十位病人。


  在海子村卫生室,一位来买肠胃药的村民说:“谢医生就是我们海子村的‘健康拐杖’,有她在,我们很踏实。”为了村民看病方便,谢厚芝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打开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室的门,等待来看病的村民。“近期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开门就不规律了,好在大家都很理解。”谢厚芝说。


  拄拐走访很艰难,但谢厚芝从来不叫苦。据林泉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谢厚芝一直在协助他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向镇政府提出参与疫情防控卡点的值班。“每天除了排查,我还有很多时间,能够参与镇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也很荣幸。”谢厚芝告诉记者。


  海子村一共有758户2710人,前期,谢厚芝每天要挨家挨户排查,早、中、晚各一次。锁定重点人群后,谢厚芝坚持每天入户监测村民体温,“比起那些直接面对病患的同行,我根本不算辛苦。”谢厚芝说。话音刚落,谢厚芝拄着拐杖,又往另一户村民家中走去了。


剑河:上门送医的女村医潘桂花


  连日来,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的卫生员潘桂花一直坚持上门送医,入户排查。为了及时赶回村里开展疫情排查,农历正月初二一早,潘桂花就从老家回城,车子在冰雪路上滞留了四五个小时后,才得以通行。


  当时有人劝潘桂花,不要回去了,现在形势这么严峻,入村排查疫情存在的风险太大,你一个普通的卫生员,犯不着冒险。潘桂花则说:“我作为医生都怕了,我们村810个村民怎么办?我在村里干了8年的村医,村民们很信赖我,现在是村里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我不在岗的话,信赖我的那些村民们怎么办?”


  回村以后,她便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大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疫情排查和重点对象的身体监测工作,每天把村里的实时数据和情况进行汇总上报。


2月5日拍摄的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的卫生员潘桂花 (5).JPG

  潘桂花详细询问村民身体情况。杨家孟摄(贵景网发)


  期间,部分村民一度出现恐慌情绪,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潘桂花主动站出来安抚村民:“我在一线,你们不要怕”。正是这份给予全体村民的信心,让该村的疫情防护工作得到迅速推进。潘桂花还收集了很多疫情防护知识,向村民们普及,引导大家科学防治。


  除了入户排查监测以外,每天潘桂花还参加村里的卡点执勤,每天在村里从早忙到晚。


  从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到抗疫一线,医生治病救人,是潘桂花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她最欣慰的是和村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她说:“每天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每当村民喊我一声潘医生的时,就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再苦再累都值得。”


  像潘桂花这样的乡村医生,剑河县有287名,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信念,坚守医者初心,勇担使命,在防疫一线播洒爱的雨露,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


松桃:农民健康的“守门人”赵云春


  1月30日清晨,在松桃自治县盘石镇大沿村,乡村医生赵云春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背着药箱、手拿登记表,挨家挨户给村民们体温监测,宣传勤洗手、少出门、少聚会等疫情防控知识,同时还要做好每天排查、统计、上报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乡村医生作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连日来,他们每天走村串户,为村民进行体温检测,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松桃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便对全村进行走访、排查、登记、上报,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目前我们村未发现异常,我们将继续坚守好岗位,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村民身体健康、安全。”赵云春说。

53074-1月30日,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大沿村,赵云春在给村民测量体温。(6).JPG

  赵云春在给村民测量体温。龙元彬摄(贵景网发)


  据了解,盘石镇大沿村全村48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有130人,春节期间,村里回家过年的比较多,这些返乡的人员即是赵云春和村支两委重点关注的对象。近日来,体温检测、排查、登记、上报是他们每天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在盘石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盘石镇已经形成以镇卫生院为主,村干部和乡村医生为节点的防控网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盘石力量。 


  据盘石镇卫生院院长杨军介绍,针对这次疫情,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该镇地处湘黔边界,该院全体职工全部投入防控监测工作,主要对黄连、芭茅、当造三个卡点,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同时对该镇20个村的村医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对本村所有人员进行摸排、登记、监测和上报,全力做好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坚决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丹寨:“摆渡村医”龙光庆


  “你的体温也是正常的。这个段时间就好好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


  “龙医生放心,我们会好好待在家里,不会当初逛的。”


  这是村医龙光庆2月8日进村排查走访过程中的一段对话。今年50岁的苗族村医龙光庆,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双尧村的一名普通村医。多年来,他一个人尽心为双尧村四个自然寨的1300多名苗族村民服务,是村民眼中的“名医”。自疫情发生以来,龙光庆每天跋山涉水去村民家中,坚持为村民测量体温。


  龙光庆告诉记者:“这户人家有一个从湖北回来的大学生,我每天都要来他们家两次。”除此以外,龙光庆还要定期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及时了解各家各户老人、小孩的身体状况。


  双尧村的四个苗寨分布在周边山头上,中间被排调河隔开,其中南流苗寨的交通全靠小渡船。河上的船本来有专人驾驶,疫情防控工作展开后,船就停了。龙光庆进入南流苗寨得自己动手划船。


(图二)2月7日,在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双尧村,龙光庆划船渡河前往南流苗寨为村民服务(无人机拍摄)。 (4).jpg

  龙光庆划船渡河前往南流苗寨为村民服务。黄晓海摄(贵景网发)


  像这样的上门服务,村民们并不感到陌生。平日里,龙光庆也是坐船加上步行去到村寨里为村民看病。从今年的1月26日开始,龙光庆的上门服务更加频繁。除了给村民们测量体温、检查身体、宣传防控知识,他还顺带帮居家防疫的村民们采购生活物品。在龙光庆看来,作为一名村医,就要尽自己的所能保护和守护好村民的健康。


  “我作为一名村医,我要尽自己的所能,保护和守护好我村1300多名村民的身体健康,这也是我学医以来的一个愿望。”龙光庆说。


赤水:农村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父女村医”


  2月11日,在所有村民都“宅”在家时,赤水市元厚镇村医刘大全又带着自家两个女儿出门了,和往常一样前往村里居家观察对象家中,入户进行体温监测。


  刘大全是赤水市元厚镇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医,今年53岁,当了近35年的村医,曾参加过17年前的非典疫情防控工作,相比一般村医,对于疫情防控有着一些经验。他的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村里,和父亲一样成为村医,服务家乡一方百姓。


  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父女三人负责元厚镇石林村、利民村、虎头村的居家观察对象,需每日两次对观察对象入户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常便要及时上报。近半个月来,每天,刘大全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带上两个女儿,往返于三个村寨之间,为每一名居家观察对象测量体温、检测身体状况。


e68eaf9004621d967e5a102765174be.jpg

  刘大全父女走在入户监测体温的路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玲摄


  “比起一线的救治医生,我们太普通,但是能为村民排忧解难,是我们的荣幸。”刘大全说。刘大全的大女儿刘露告诉记者,每天早出晚归,路上也没有多少人,但是每次给观察对象测温检查身体后,哪怕是告诉群众一个体温数据,让群众安心,都觉得无比自豪。


  “下车吧,我们先去老张家,他住在边缘高山地区,需走一段山路。”前往老张家的路十分崎岖,要沿着崎岖陡峭且狭窄的村寨山路爬上去。在元厚镇,若要去村民家中,大多时候都需要步行。走完一家又一家,对于每一个需要观察的对象,父女三人都详细的检查、叮嘱。晚上八点半,父女三人才踩着夜色回到家吃上热菜热饭。


  “没有大家,哪里来的小家。2003年的非典大家都过来了,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好,科学技术那么发达,大家要保持信心!做好分内事。”吃饭时,刘大全这样教育着女儿。


龙里:守护群众健康的布依族天使


  “你的体温是正常的,记住,这段时间少出门或不出门。”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村医罗木对一位村民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罗木每天坚持进村走访排查,筛查重点人群。翠微村辖14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共468户2278人,70%都是布依族,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


  “我做的这些不算什么,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更辛苦,风险更大。对于他们我很敬佩,他们实在太辛苦了。”罗木感叹,最好的的致敬方法,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战斗在乡村防疫的第一线。


  2004年,学有所成的罗木回到翠微村,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卫生室,一办就是5年。2009年,翠微村村卫生室建成,罗木被聘请到村卫生室,为村民服务。


为村民治病这条路,罗木说会一直走下去 (2).JPG

  罗木前往村民家中。王立信摄(贵景网发)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乡村医生资源,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018年底,龙里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医生。


  罗木参加了考试,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关口后,成绩公布了,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乡村医生。从那以后,罗木的干劲更足了。配药、扎针、换药……一天下来,这些动作罗木要重复很多次;检查室、配药室、治疗室、药房……卫生室的每个角落都有她穿梭忙碌的身影。


  来翠微村卫生室看病的病人都没有病历,因为他们的病历都在罗木心中,她熟知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村民们也早就把她当做了比亲人还亲的布依族白衣天使。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村医,我必须坚守岗位,配合镇政府工作人员,加强排查力度,争取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罗木坚定地说。


2020年2月7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谢厚芝给村民量体温。.jpg


  记者手记: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大多数村级卫生室只有一名或两名村医,而他们守护的却是村里的几千人。


  相映成趣的青山绿水,镌刻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崎岖不平的乡村小径,记录着他们的一次次出行。行动不便的老人,对每一次测量血压欣喜等待;留守的孩子,最愿抚摸听诊器无限憧憬。有钱没钱都得看病,是他们对百姓的承诺,一摞摞账单是他们医者仁心的证明。


  一处处设在村屯的疫情检测站,为过往的行人测量体温,安慰着那一脸脸的惊慌。当不期而遇的疫情肆虐纵横,他们选择了逆行,站在农村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了不起的“螺丝钉”。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