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时评】应对疫情“拐点”,还需提防情绪“拐点”

  1月31日,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通报,截至1月31日12时,贵州累计确诊病例29例,疑似病例61例。


  “一下午没看新闻,怎么确诊病例又上升了?”“爆发期来了吗?”……因确诊比例和疑似病例突然较前期大幅上升,一时之间,微信群、朋友圈和其它社交媒体上涌动着一股焦虑的情绪。


  焦虑情绪为何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拐点之说”得到专家确认后,意味着未来几日正是疫情爆发传播期。春节假期延长,多地高速路实行交通管制,部分列车航班停运,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和关门闭户的孤独寂寞形成了极大反差……这个时候的焦虑情绪实属意料之中,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此次事件的亲历者。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拐点”出现的前一周,也是防控最为关键的时期。任何不慎,都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口罩、酒精、粮食、双黄连口服液……此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宣泄这种情绪的导火索。


  应对疫情“拐点”,还需提防情绪“拐点”。我们需要更加相信知识、科学本身的力量。抗击疫情不仅是一场阻击战,更是一场消耗战,其中包括人力、物资的消耗,更包括心理层面的消耗。在恐慌和焦虑来临之时,请务必再三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真的要放弃理性,决定屈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吗?”


  “真的要放弃相信那些更具公信力、更有逻辑的信息来源吗?”


  众人期盼疫情“拐点”的尽快到来,但也别因之加剧对一些所谓“坏消息”的猜疑、抵触,平添一些惶恐与不安。极有可能,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准备迎接这次战“疫”斗争带来的一切不便,包括孩子开学延迟、企业延期开工等等。


  作为这场举国防疫战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当以信心克服恐惧,以积极防控取代盲目乐观,以健康平稳、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全国一起迎接遏制疫情的曙光。保留同理心,不被恐慌情绪所碾压。想想正冲锋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坚守在各交通干道上的警务人员,奔走在乡村进行宣传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毕竟,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同时,我们也要管好自己和家人,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社会的负责。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评论员 曾书慧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