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春节七天乐】新春十二“鲜” 产业十二“先”|十二道“大菜”贺新年——浓浓的爱与年味

  • 作者:谢朝政 周阳 翟培声 刘义 刘朝富
  • 编辑:张婷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0-01-28 21:30:55

  正月初四,“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年夜饭以来的剩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又叫“合菜”。反映了人们勤俭持家的传统。从剩荤菜不剩素菜的卫生角度讲,吃折箩较为油腻,此时配以新鲜素菜,当为解腻之佳品。


  在威宁自治县,人们通过一道长菜缓解油腻,祈福长长久久;在黔西南,一盘香菇炒白菜充满浓浓的爱与年味。而这两道菜的主要食材食用菌和蔬菜,产自环境优美的黔山秀水间,食用菌产业和蔬菜产业作为贵州省十二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正在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




  长长久久好回味



  1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阳光馨区搬迁群众袁道富家,妻子刘吕艳正忙着做家务,家里老人坐在客厅唠家常,小孩在屋里嘻戏。


  听说记者的来意,袁道富乐了,“过春节大鱼大肉吃得多,是要配点素菜解解腻。咱们这里还真有春节一定要吃的一道素菜,名字叫‘长菜’,寓意‘长长久久’,即解腻又吉利。”


  袁道富说,一盆素长菜是肉食的绝佳搭配。


  介绍完,袁道富决定去小区里的菜市场购买制作长菜的食材——大白菜,当晚就给家人做来吃。


  不一会,袁道富抱回来几棵大白菜,乐呵呵地说:“我们这里白菜品质好,煮素菜吃甜得很哦。”他说,煮“长菜”,就是青菜、白菜不用刀切,整叶放入锅用清水煮,取“长吃”之意。


  袁道富正在精心挑选做长菜的食材


  袁道富老家在威宁海拉镇石坪村,由于当地生活条件恶劣,于是他只好常年辗转于全国各地打工维持生计。“在老家,我们年年春节都做长菜吃。寓意新的一年常吃常有。我们都希望贫穷日子赶快过去,幸福日子很快到来,而且长长久久。”袁道富说。


  2016年,在党和政府关心关怀下,袁道富一家搬离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搬入城区新家,在县城周边解决了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威宁五里岗街道阳光馨区搬迁群众袁道富一家在新房里聚餐


  “今年春节,我们家肯定还会煮‘长菜’,大人小孩都要吃上一片。希望好日子长长久久。”袁道富说,搬进城区3年多了,煮长菜的习俗一直保持着,希望在新的一年讨得一个好彩头。


  袁道富的妻子刘吕艳熟练地将白菜一片一片清洗干净,待锅中的水烧热后将菜放入锅中,煮至菜叶变色便可捞进碗中,一道简单的煮长菜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


  烹制完成的素煮长菜


  “除了传统习俗,吃长菜有个好处,那就是解油腻。”袁道富说,吃几片水煮“长菜”,还有助消化。


  一道简单而独特的素“长菜,清甜可口,佐以主人家制作的辣椒蘸水,让人吃了回味无穷。不用过多的烹饪技巧,极致朴素,却融入了浓浓的爱和年味。


  在乌蒙深处,一道“长菜”让人回味与惦念,一道长菜寄寓了人们对美好日子的祈盼。而乌蒙山区快速发展的蔬菜产业,让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祈愿正在变成现实。


  相关链接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毕节市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30.38万亩(不含辣椒、食用菌)、产值达126.76亿元,全市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22.28万亩,创建清洁菜园5个,威宁县草海镇卯关村蔬菜基地获“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认证;全市有3个基地完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海关备案工作。蔬菜产业正在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香菇白菜最清爽



  说起春节期间吃的素菜,1月21日,家住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蘑菇小镇天菇社区居民王寿芬对记者说,用当地特产香菇炒白菜,既简单,又清爽适口,绝对是配得上节日餐桌的绝佳美味。


  黔西南州安龙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孕育出了当地特色菌菇——香菇。正是寒风瑟瑟的冬季,一个个食用菌大棚里,码放在架子上的香菇菌包密密麻麻,菇农王寿芬每天都会到自己的棚里查看香菇长势,喷水、控温、采摘……每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航拍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


  2018年底,王寿芬一家从栖凤街道者孔村二组搬迁到天菇社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种植了3个香菇大棚。遵循自然的规律,每到采菇的时节,都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采摘的速度直接影响香菇的品质和价格。“一家人全进棚争分夺秒采摘,有时还要叫上亲戚朋友帮忙。”王寿芬感叹,辛苦付出有收获,种菇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日子。


  一大早,农贸市场里熙熙攘攘,王寿芬忙着采购新鲜的白菜、菜椒等食材。凭着历经岁月的生活阅历,一小会功夫,王寿芬手里已甄选出市场上最新鲜的蔬菜。





  准备的香菇炒白菜菜品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干净整洁的厨房里,在自来水的哗哗声响中,王寿芬仔细地冲洗香菇和白菜。切菜的案板早已清洗干净,娴熟的技艺手起刀落,香菇被切为薄片,白菜和蒜苗也切成了一小段。




  王寿芬在做香菇炒白菜


  王寿芬展示自己做的香菇炒白菜


  制作香菇白菜的过程简单明了。王寿芬拧开燃气灶,轻轻倾入菜油,放进切片的香菇翻炒,水分慢慢煎出,空气里很快传来了菌菇的芳香,倒入菜椒和白菜翻炒,再添加蒜苗、食盐等调料,几分钟后铲出装盘,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香菇炒白菜就呈现在眼前。




  香菇炒白菜


  “搬迁过来后种香菇,如今日子挺好过。过年期间鱼啊肉啊吃得油腻了,到时候炒个香菇白菜解解腻,非常爽口。”从破旧老家迁入蘑菇小镇里欢度了第二个春节,王寿芬一家人过上闲适的日子。


  相关链接


  黔西南州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促增收”的产业扶贫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主线,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单一抓生产向抓全产业链转变。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数据显示,至2019年10月底,黔西南州累计种植食用菌4.529亿棒(万亩),产量19.27万吨,产值25.15亿元;种植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8家),合作社21家,产业带动贫困人口1.14万人。


  安龙县贵州大秦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棚里的食用菌


  黔西南州还相继出台了《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食用菌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等,提出2019至2021年,把黔西南打造成中国最大夏菇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达10万亩,产量35.1万吨,产值43.16亿元。


  工人在贵州众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菌棒生产车间生产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朝政 周阳 翟培声 刘义 刘朝富

  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