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精神丰碑】雷月琴: “保护碧水是在造福后代”

  杵着拐杖、戴着帽子、背着水壶,在贵阳市南明河、金钟河、四方河等水域周边,贵阳市民经常看到装扮成这样的八旬老人沿河行走,她仔细观察着水质情况,检查河道中有无垃圾、有无污水流入,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你说雷阿姨啊,我们都知道,她隔不了几天就会来巡一次河。”光听描述,在南明河畔的商贩们便知道记者说的是雷月琴。



雷月琴在金钟河畔查看河道情况


  今年83岁的雷月琴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自1984年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当中,开始了一个人的“碧水保卫行动”。36年来,她用脚步丈量着贵阳市每一处水源地,花费七年时间手绘了六张贵阳南明河治污地图,详细记载了1994年至2015年贵阳南明河的治污历程,被相关部门视作“珍宝”。她还是贵阳“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的第一位志愿者,每年平均志愿服务300小时以上。一朝一夕、日复一日,她用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助人为乐的美德,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唤回”记忆中清澈的河流


  “八十年代,贵阳的南明河、金钟河都十分清澈,那时候周边有好多居民慕名到河里游泳,我还经常带着孩子到金钟河玩水。”2019年12月底,记者跟随雷月琴前往金钟河巡河,雷月琴说。


  金钟河是阿哈湖水库入库河流之一,其水质好坏关系到贵阳市四百余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也是雷月琴巡河生涯中走动最频繁的河流之一。


  一到达目的地,雷月琴便与金钟河的社区河长贺仁强汇合,带领一支巡查队伍直奔河边。上次巡查时,雷月琴发现农贸市场排污口有垃圾阻塞,影响排水。走到河边,当看到垃圾已被清理,她才放下心来,沿着河流向下游走去。


  雷月琴告诉记者,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贵阳各地陆续建起了炼钢厂、造纸厂、皮革厂……各行业产生的污水几乎都直排进河流,再加上过去污水处理管网不完善,南明河、金钟河、花溪河几条大河流都未能幸免,曾经清澈的河水变成“大染缸”,雷月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雷月琴(中)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巡河


  “河水干净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更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就这样,雷月琴在退休后开始全身心投入巡河,她每天沿着南明河、四方河、花溪河两岸行走,见到垃圾就拣,发现人们在河边洗拖把、扔杂物等行为就劝阻,看见岸边绿化带无人打扫卫生,就呼吁相关单位要重视。


  她把常走的南明河流域近10条河流手绘成地图,并对多条河流沿岸的大型工厂、污染源、排水口具体位置与状况等情况做了标注,对污染严重的区域还用红笔做了重点标注。令她欣慰的是,近年来地图上的污染点正在逐个消失。


  再苦再难都要巡下去


  金钟河从蔡关社区到阿哈湖入库口,有大约两公里路程,穿过居民区,走到河边,沿着山路崎岖前行,雷月琴毫不顾忌路途艰辛,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走,一枝一叶慢慢看。


  “前几年就在这里,我从石头上跳下来崴了脚,伤了筋骨,就只能靠拐杖走了。”路过排水大沟的盖板,雷月琴指着水泥板子告诉记者,几年前水管没有用水泥封顶,路更不平,自己也是在那时伤了脚。


  “有一次我来金钟河巡河,遇到有人在河边杀兔子,然后直接把内脏抛向河中。一想到那个血水会流到下游的水库中,我实在忍受不了,便上前制止,谁知道那人竟挥刀相逼,叫我不要多管闲事,幸好当时周围有人过路,大家一起制服了他。”雷月琴说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不在少数,很多老百姓环保意识差,冲突在所难免。


  “你看,这里就是当时巡河遇到有人钓鱼,我上去劝阻,结果他们十分恼怒,扭断了我的手指留下的伤,到现在都恢复不了。”雷月琴指着自己的右手无名指说。不被理解,甚至遭遇人身威胁,这些并没有吓到雷月琴的护水行动,她仍然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向污染河流的行为宣战。


  2007年,为保护、治理饮用水源,贵阳市设立了两湖一库管理局、环境保护法庭、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雷月琴是“基金会”成立后申请加入的第一个志愿者,每年捐赠3000元,坚持至今。尽管,她每月的退休金还不足3000元。



雷月琴(右二)与工作人员交流


  2014年11月,雷月琴入选“全国十大江河卫士”,但她将奖金转赠给了相关基金会,以此用于开展少儿环境教育和绿化基金。2018年雷月琴获得“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2019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这些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一直激励我尽自己可能,做最大的努力保护生态环境。2016年河长制在全国推行,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逐渐完整,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十分有力,来自政府、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了保护河流的队伍,现在我一点也不孤独,我有一个庞大的‘家庭’。”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环保支援工作,雷月琴十分高兴。


  除了巡河,雷月琴还时常走进学校、社区、工厂等,向人们发放宣传册、环保袋,宣传节水爱水护水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她的3个孙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加入了环保志愿者队伍中。


  “爱护水环境、保卫碧水,不仅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还会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会一直巡下去。”雷月琴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身体力行传播环保正能量


  近日,记者联系雷月琴想再次跟随巡河,得知老人家身体不太好,加上天气寒冷,已经被医生和家人下了“禁足令”,只能在家门口的四方河走走,不能远行。


  “身在家中,心却早已不知道已经飞到哪条河去了。”电话里雷月琴满是遗憾,表示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去南明河和阿哈水库看看了,不知道之前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没有。


  这么久以来,雷月琴巡河一直都是身体力行,时常走走看看就是一整天。2019年8月份,记者跟随雷月琴巡河时正值酷暑,雷月琴从金钟河一路走到阿哈湖水库入口处,前方实在没有路了才结束巡河。顶着烈日,雷月琴下午还要去别处巡,令人实在佩服。


  整日整日巡河,雷月琴坚持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三十六年了。如果不是内心实在放心不下水质问题、担心环保问题,哪个83岁的老人还会在外沿着崎岖山路爬坡下坎?


  自从获得一系列荣誉后,雷月琴的生活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巡河了,她还经常参加道德模范宣讲活动、讲座、文明志愿者活动,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市民关心两湖一库,保护市民的“水缸”,保护河流生态。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欣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