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决胜年·拼搏贵州】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时间白驹过隙,转眼春暖花开。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的接口,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走好适合贵州山区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新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迈进,对全省干部群众都是一场“大考”。


  面对“大考”,全省上下围绕省委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围绕12个特色产业,用实干和担当筑梦,用汗水和耕耘追梦,科学用好“五步工作法”和产业革命“八要素”,精准施策,务求必胜,继续书写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答卷。

1.jpg

  【两会会客厅】


  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黔南州罗甸县园区务工的村民为成熟的哈密瓜套袋。罗甸县委宣传部供图

  宋晓路代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省人大代表、安顺市长宋晓路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安顺市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全力以赴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巩固脱贫实效。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迈进,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加速器,实现农业产业革命的新突破。


  为此,安顺市围绕“八要素”,聚焦“四个一”模式,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减低效作物面积3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万吨左右。以县为单位推进坝区建设,建成12个样板坝区、54个达标坝区。大力发展9大农业主导产业和林下经济,壮大“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建成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核心区5万亩。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打造普定韭黄公共品牌,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按劳取酬”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家以上。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收储、分拣、包装和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推动农产品“七进”和“安货出山”,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增加值增长6.5%左右。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扶弱帮困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巩固提升“塘约经验”示范推广水平,宣传推广“兵支书”等经验做法。


  潘学军代表: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人才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农业产业的增加值增长5.7%,位于全国前列。听到这个数字,省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非常激动。


  作为搞农业的,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围绕省12种重点特色产业专班,在全省建立示范基地70余个,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8.7万余人次,带动50余万农户脱贫致富,累计新增农业产值近71亿元,辐射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


  成绩固然喜人,但报告中提到“高质量发展”一词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今,各级各地都在全面对照“八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乘势而上打好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突破战,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六个转变”,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而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作为高校涉农学科,我们义不容辞。


  2020年,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当中的瓶颈问题,加强我们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对农业产业进行持续的提质增效,我们要为产业持续不断的、高力度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来满足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特别是12个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围绕我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将通过“专家+产业”模式,整合全校资源,组建12个服务专班,聚焦贵州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将人才链和知识链转化扶贫产业链,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全面融入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朱军委员:走一条贵州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军认为,贵州作为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就不能按照其他平原大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一定要走自己的、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首先要抓好良种培育工作,作为山地省份,贵州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有很多品质优、亩产高、独一无二的物种,这些物种需要我们加大力度的挖掘,为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


  长期以来,贵州农业以粗放型农业为主,由于地形的限制,机械化程度低,大型机械化设备无法使用,除此之外,城镇化的建设和农村人口的外流,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结合实际,我们应该推广山地机械化小型设备进行作业,并在坝区中发展大棚、设施农业。同时创新和运用例如农林复合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等好的作业方式,以此提高农业产值、产量。


  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从良种的挖掘到机械化的投入,农业科技都贯穿其中。


  而农业的发展根源在农民,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是现阶段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多方式多种类培训农民,让他们由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通过激发农民的创造力提升农业现代化。


  【两会长镜头】

  代表们在省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交流。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贾智 摄


  委员们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联组讨论交流。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刚  摄

  【两会词典】拼搏


  “拼”者——为达目的不惜代价,乃至于付出生命代价者为“拼”。“搏”者——在没有可能或可能性极小成功的情况下,勇于一试者为“搏”。


  打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拼搏、顶压前行”这16个字,真切地反映出这一年来全省4000万干部群众的责任担当及不易,也诠释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全省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


  放眼多彩贵州,这片土地没有空谈的土壤,只接受汗水的滋养,唯有拼搏才能完成使命。


  拼搏,成为贵州大地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成为驱动决战决胜的蓬勃力量;拼搏,让贵州迅速撕掉贫困的标签,换上靓丽的名片。


  时间新故相推一往无前,拼搏持续发力永不止步。


  与时代同行,“拼”是力量,脚踏实地,天道酬勤。有多拼搏的行动,就有多壮丽的风景。


  拼搏2019,产业革命再传捷报。这一年,我们全面推行“八要素”,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拼搏2019,决战决胜、再战再捷。我省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些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贫困群众的命运;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为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光明的未来。拼搏和奋斗,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全省4000万各族儿女的热切期盼。


  我们一定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奋力拼搏,确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历史性地解决贵州延续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


  回望2019,我们团结拼搏,收获满满、倍感自豪;鏖战2020,我们奋力冲刺,信心满满、志在必胜!


  【基层连线】


  镇宁扁担山坝区:产业选得对效益增数倍


  1月16日,记者来到镇宁自治县扁担山坝区,映入眼帘的是:地里的白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农户们三五成群,采摘、分类、搬运、包装、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几年前的坝区以传统种植为主,玉米种一点、水稻种一点,经济效益低,导致很多年轻村民们外出打工,土地没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蔬菜种植是扁担山坝区的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之一。2019年以来,镇宁自治县充分发挥500亩以上坝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作用,通过引进企业、流转土地等方式,把扁担山坝区从传统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现在我们扁担山坝区有连片土地2200亩,在经济价值上,以前种玉米、水稻,每亩地产值大约在1000元不到,如今种植蔬菜,一亩地一年可以种3至4季,保证春夏秋冬四季地里都有蔬菜,经过农业结构调整,现在每亩地能收入上万元,每亩土地的产值相比过去增了数倍。”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党委书记韦安说。


  如今的扁担山坝区,已成功打造了“扁担山镇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带”,带领群众迅速走上了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的路子,实现村里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两会特写】


  发展康养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通过健康养生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优化三产促进二产带动一产,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融入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省政协委员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振武在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界别联组会议上发言。


  “康养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扶贫工作,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汪振武说,“首先,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与为扶贫地区吸引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拉动就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其次,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产融结合,提升当地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循环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经济,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与外来资本。”


  汪振武认为,政府有必要把康养发展纳入基本省策;健全康养政策体系,推动康养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康养旅游,打造贵州康养品牌;完善康养政策支持,发展综合养老社区;完善普惠养老供给,推动社区康养建设。


  “集全省之力共同参与,全力打造贵州康养胜地。”汪振武呼吁,“我们要充分发挥康养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区和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陆剑青 刘悦曾霄胡彪金忠秀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