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两会会客厅】申小云委员:让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


d457b629994ef73c0658b20a98e89a0.jpg


  过去一年,贵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取得的成绩让人备受振奋,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建成7.87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24个县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取得了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胜利。


  为帮助易地搬迁家庭实现就业,贵州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企业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和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2019年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36.2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23.78万人,已动态实现易地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点和贫困地区,人社部门开展了政策培训、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示范培训等短训实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2019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48.74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14.95万人次。


  截至2019年11月,贵州省已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设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2019年7月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搬迁政策、生活环境、干部服务、政府后续扶持措施的满意度达99.8%以上。188万群众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深山区、石山区,搬进城镇,开启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首先必须解决好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即强化安置点公共服务功能,确保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在城镇获得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要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自主脱贫能力。要加快发展贫困村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农民的获利能力。要建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文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钺洁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