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两会声音】张湘燕委员:建议公共场所配置“救命神器”

  连日降温,作为一名从医三十多年的医务工作者,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湘燕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一旦突发心脏骤停,如何实现快速抢救?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今年两会上,张湘燕建议,加快城市公共场所心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配置和推广使用,让心脏骤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2.9亿;中国每年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3%。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都有一起猝死事件发生。


IMG_20200116_194411.jpg


  “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其中一半人能存活;4—6分钟开始复苏,有10%能存活;超过6分钟,仅4%能存活;如果超过10分钟,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张湘燕说,如果只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率只有个位数,而使用心脏自动体外除颤器,成功率可以增加10倍。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张湘燕表示,我省院外心肺复苏急救体系和能力建设面临着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低,公共场所心脏自动除颤仪器设置率低,心脏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低等困境。


  她建议,从省级层面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资源紧急救治制度,通过建立标准培训中心和互联网平台,在贵州人心中“播种”一颗急救之心,教会大家急救之法,危急时刻方能显身手。


  张湘燕所说的心脏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伤患的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时给予电击,被称为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傻瓜式神器”。


  “目前,我省公共心脏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率偏少,不利于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时的抢救。”张湘燕建议,在全省主要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高铁、酒店、火车站、大型购物中心、学校等地固定配置心脏自动体外除颤器,让心脏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子血压计、产包等医疗器械成为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必备的急救设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的起点,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能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张湘燕话语坚定。


文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丹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