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时评】推动民生品质实现新飞跃

  2019年,贵州强化40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超过300万农村居民实现“安居梦”,民生财政支出达949.33亿元……过去的一年,贵州在教育、住房、医疗和脱贫攻坚等民生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民生品质实现巨大飞跃,民生实事温暖人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观察贵州民生成就及其品质飞跃,至少有三个“差距的缩小”可以作为思考方向。首先是以城镇化进程为基础的城乡发展差别的缩小,其次是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差别的缩小,第三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别缩小。这些差距的缩小,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的鲜活印证。


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此项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此项改革可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人的城镇化”,促进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与创造活力。图为贵安新区旧州古镇儿童放学之后。(曹正兰 摄).JPG

安顺旧州古镇孩子放学之后在小区广场学习。曹正兰 摄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贵州城乡发展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贵州不到50%的城镇化率虽然与全国相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增长速度已连续多年处在全国前列,这也意味着贵州城镇化所蕴含的增长潜力在持续释放。2019年底召开的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遵循规律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实际相符的城乡融合发展,能创造诸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消费增长机会,对就业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会产生良好带动作用。


  城乡融合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很好契合了种趋势。贵州始终坚持、深度践行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策略,在4年时间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中,城镇化安置人数占95%,这显然不仅仅是推动超大规模人群的生存大迁徙,更是培植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力量的得力之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一次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缩小城乡差距的一大途径是缩小收入差别。居民收入是最直接的民生感受,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物质基础。从内部看,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缩小,特别是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一些贫困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很快;从外部看,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增速持续加快,2018年以名义增长10.3%的速度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0.9%,这说明全省就业、消费等民生指标持续稳定向好。


2017年3月25日-26日,第五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举行。图为求职者认真阅读相关材料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贾智 摄 (2).JPG

求职者在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阅读相关材料。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贾智 摄


  收入之本在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贵州,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无疑给农村居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场产业革命把贵州农村生产和农村产业整体上向市场化推进了一大步,让品质把控、产品竞争、开放发展等市场意识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普及,农民的就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市场导向中稳定增加,为山区农业真正成长为一项能留住就业、促进持续增收的产业开辟了道路。


  就业托起经济大底盘。确保城乡居民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始终是个重大民生任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城镇新增就业62.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3.07%,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能有此成效,得益于贵州采取的系列就业保障措施。贵州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推动职业培训,出台系列措施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搭建了有效就业平台,畅通了各类就业渠道,总体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巩固了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


  近年来,贵州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注重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水准,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构建远程医疗网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长期困扰群众的大难题;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农村危旧房屋改造等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困难群众安居乐业的小康梦逐渐变为现实。


  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和成绩,有力夯实了贵州民生建设的长足基础。从2019年的民生财政支出增幅中也可感受到这种力度。据贵州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在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增速较快,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5.9%,扶贫支出增长144.6%。


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省参保人数达到1512.99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到431万人。图为绥阳县居民正在咨询了解新型城乡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绥阳县人社局供图_看图王.jpg

 绥阳县居民正在咨询了解新型城乡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


  夯实民生根基、提升民生质量,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体系,并切实落实到位,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平公正、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不同群体搭建起走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实阶梯。满足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以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基本服务需求,是最有质感的民生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谋求发展最为根本的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其核心一定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经过了追求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阶段,曾经的绝对贫困人群也已开始走上迈向小康境界的崭新道路。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上也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要求,协调、共享等新发展理念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策设计,也包含了解决民生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从而促进民生水平持续提升的战略考量。


  对贵州而言,举全国、全省之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交通水利、基础教育、医疗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出谋划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帮助贫困地区百姓打通稳定可持续脱贫通道,把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跨入2020年,贵州努力创造着美好生活的小康史,即将告别跨越千年的贫困史,这正意味着民生质量将实现更大飞跃,贵州人民定会铭记这个发展转折的历史交汇时刻。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岳振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