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村村道】王治学:2020年,“鹅”有一个梦想

  “鹅”的梦想,不在繁华的都市;


  “鹅”的梦想,在农村广阔的天地……


  1月6日,记者前往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草坪村采访,车过村头,只见小小的山坳里建有一个养鹅基地,大白鹅“嘎嘎嘎”地叫嚷着……


W020200107678736639423.jpg


  “现在这个养殖场的效益很好,你们刚才看到的只剩下十多只种鹅,其余的早在2019年的11月份卖掉了。”草坪村村主任王德忠告诉记者。


  时针拨回到2019年4月15日,草坪村返乡创业青年王治学在自己的村庄发展了养鹅产业。


  “治学,在我们这个地方养鹅怕会血本无归哦。”王治学说,当时我提出在村里发展养鹅的时候,乡亲们都持怀疑的态度。


  “现在看来,他选择对了。”村主任王德忠欣慰地说道。


W020200107678741787184.jpg


  草坪村位于永乐镇西偏南方向,距离镇政府驻地30公里,全村248户9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504人,全村已在2019年底实现“双清零”。


  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草坪村攻坚克难,实现脱贫出列。在此期间,王治学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在永乐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返乡创业,带头在山坳里建起养殖场。


  “说到养殖,可谓是一波三折呐!”王治学感慨道。


  这个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20岁的时候就开始跑货车运货,4年之间也攒下一些钱开始养鸡,因为养殖技术不到位,亏损严重。“亏损后我重新攒资金买油罐车跑业务,有了一定资金又开始尝试养牛。”王治学向记者讲述。


  说干就干,不甘失败的王志学于2015年买来50头牛养殖,但养了3年,王治学发现些问题。


  “养牛效益虽然可观,但是养牛成本较高、周期长,资金周转不过来,活动资金少。”


  不曾犹豫,王治学把牛全部卖掉,拿着3年赚的30来万走向“老路”——继续跑油罐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跑油罐车期间,王治学在广东无意间发现养鹅的商机。


W020200107678739327072.JPG


  “养鹅的周期短,成本低、利润还高,只要出栏基本不会亏。2018年我在妻子的支持下,养起了白鲨鹅。鹅的养殖周期大概为4个月,出栏鹅重15斤左右。”王治学有条不紊地说,目前雷山没有什么人养殖鹅,我想先带头做起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改变我们这里(草坪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建起养殖基地,王治学还带动村里6户贫困户一起发展,他们只凭资金入股,不需承担任何风险。据统计,2019年来王治学的养殖场共出栏2700余只鹅,初步估算,入股的6户贫困户每户可享有2800元左右的利润分红。


  草坪村王治学养殖的大白鲨鹅市场销路不错,主要售往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各大酒店,一只鹅的成本可能在100块左右,但一只鹅能带来80元到150元不等的利润。


  据王治学介绍,养殖场内的大白鲨鹅易养活、个头大,采取放养的方式进行喂养,主要喂以草、酒糟为主,所以鹅肉紧、香,客户都比较青睐。


W020200107678741829999.jpg


  王治学原计划在2019年底采购1000只鹅进来,但天气较冷,运输路程远,供货方提出对拉运中鹅苗损耗不赔付。考虑到入股村民的利益,他决定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再采购鹅苗。


  “2020年我准备重新改造网床及温室,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逐渐从购买鹅崽到自己孵化转变,以孵化出幼崽分放农户试养,带动乡亲们致富,让村里的养殖产业壮大起来。”王治学细细道来。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玉林 通讯员 许文进

图/王其香

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