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在京黔籍青年先锋第9期|张倩渊:中国唯一“双金奖”唢呐演奏家的使命

 下边栏确定版.jpg


  人物名片:张倩渊,1989年生于贵州贵阳,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中国音乐学院唢呐专业教师,中国唯一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华奖”双金奖的唢呐演奏家。


  “在许多人眼中唢呐是一件古老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声音高亢、嘹亮。而我则认为,唢呐是一件完美融汇音与情、富于情感的乐器。”——青年唢呐演奏家张倩渊


 微信图片_20191230100422.jpg


  记者见到舞台下的张倩渊,是在她任教的中国音乐学院的琴房里。年轻的导师翩翩走来,青春明丽的外表看上去几乎与学生同龄,但气场却与她在舞台上一样强大。她时而闭着眼聆听,时而站起来示范。临近期末,一位学生的节奏和音准频频出错,这让张倩渊有些焦急,“你的练习时间可能还不到我当年的十分之一,要记住,你可是专业的。”从这句严厉的话语背后可窥见的,正是这位唢呐界唯一“双金奖”得主日积月累的坚持与付出。


 微信图片_20191230105140.jpg

张倩渊与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李渊清,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王佳男合作爵士、探戈风格的唢呐新曲《恣逸》。庞博 摄


  6岁学唢呐,20岁摘音乐最高奖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提起唢呐,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高亢、粗犷的西北高原,一声嘹亮的唢呐,开朗豪放的气质就扑面而来。


  然而不可否认,唢呐是一个小众的乐器,即便在学习民乐的孩子里,似乎也很少有人主动选择唢呐,在张倩渊的出生地贵阳更是缺少唢呐的土壤。


  “张倩渊小的时候,因为云岩区少年宫中午管一顿饭,我们就想送她去那里上小学。”那时,云岩区少年宫在组建少儿民乐团,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学一门民乐乐器,张倩渊和妈妈去得晚,“只剩下唢呐。”多年之后,张倩渊的妈妈张友凤回忆起女儿与唢呐的结缘,仍然觉得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相遇。


 微信图片_20191230102505.jpg

张倩渊与启蒙老师、贵州唢呐演奏家许伟


  不过,性格大大咧咧的张倩渊对这个被同学们称作“大喇叭”的乐器反而有一种好感。“吹起来声音大,带劲。”


  当年,执教云岩区少年宫少儿民乐团的贵州唢呐演奏家许伟,作为张倩渊的启蒙教师,很快发现这个小孩“乐感好,有灵性,学起来比别的小孩快,还很有表演天赋。”


  其实,虽然在人们的印象里,唢呐是流行于乡间田野的“草根”艺术,但要学会吹奏却极为不易,按孔、嘴型、指法、音阶、气息等技巧复杂,在演奏时需要消耗非常大的气息,张倩渊说,“一开始,我学吹簧片就吹了一年多。”


  “得益于许伟老师用西洋乐的方法训练,小时候练琴好像没有觉得痛苦或枯燥,反而都是开心。”因为进步快,张倩渊很快在学校内外有了很多演出机会,这让喜欢舞台的她越发进步神速。虽然留在张倩渊记忆的似乎都是“打怪升级”般的成就感。但在妈妈张友凤的记忆里,为了不影响女儿练琴,晚上家里从来没有开过电视,就连大年三十的白天,一家人也都陪着女儿练琴。


  在张倩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伟认定了这个好苗子,把她推荐给了自己的同学,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著名唢呐表演艺术家刘英。


 微信图片_20191230102454.jpg

张倩渊与著名唢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中)


  听完这个坐着绿皮火车大老远从贵州来的孩子一曲吹毕,刘英点了头,“这个小孩不学唢呐可惜了”,算是入了师门。从此,为了唢呐,张倩渊不再有寒暑假,每到最热和最冷的日子,她和妈妈就在火车的隆隆声中来到上海,跟着刘英老师集训,“那时只是觉得孩子喜欢就全力支持,完全没有想到她会走得这么高这么远。”对于女儿的付出,妈妈张友凤暗暗记在心里。


  2001年,越过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双重门槛,张倩渊一举考取了上海音乐附中。有个坊间趣闻这样形容,音乐学校考试现场,但凡来了吹唢呐的,需另辟单独考场,不然整栋楼的学生都别想考试了。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张倩渊就是这个趣闻的另一个版本,她的唢呐练习每天清晨6点就会准时响起,以至于多年之后,老同学们仍在微信中调侃“当年,整条街都笼罩在张倩渊的‘恐怖’中。”


  天赋加上勤奋,张倩渊的唢呐一路吹响很多“第一”,她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第一位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的毕业生,2007年以民乐系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至研究生部,成为全国唯一一位唢呐专业的公费研究生。


  2009年,年仅 20 岁张倩渊获得了中国音乐最高奖项的“金钟奖”,之后又获中国政府层面的最高奖“文华奖”的金奖,成为唢呐界独一无二“双金奖”获得者。


 微信图片_20191230100413.png


  业界在评论张倩渊的舞台表演时,总会提到她全面的技术、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千锤百炼艺术实践。这背后,既有她的点滴积累与付出,也有“师傅”刘英的历练与培养,每每回望学习的经历,张倩渊也满怀对老师的感激,“师傅给我创造了很多舞台表演的机会,学生时期的我就得到很多鲜花和掌声,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唢呐带给我的成就感让我更加离不开它。”


  研究生毕业后,张倩渊同时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三所中国音乐教育的顶级学府录用。现在,张倩渊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去开拓和完成她自己,也是老师刘英的心愿——培养和发现更多唢呐的好苗子。


  翩翩佳人,吹响唢呐新魅力


微信图片_20191230104310.jpg

张倩渊与青年歌唱家杜朋朋在《渊远流长·张倩渊唢呐独奏音乐会》上合作《延安·延安》。庞博 摄


  从小的历练,让舞台上的张倩渊总是潇洒自如、优雅奔放,绽放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她的演奏技术功底扎实娴熟,对乐曲架构处理细腻精准,舞台艺术表现年轻活跃,为唢呐这种古老乐器注入了一股现代的气息与活力。


  其实,张倩渊是幸运的。在一代代唢呐艺术家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唢呐艺术不断得到拓展。唢呐,早已不单是民间吹奏大悲大喜的道具,更是特色鲜明、能与各种艺术形式融合的高雅乐器。


  张倩渊的的老师刘英是中国唢呐与交响乐合作第一人。1989年,正是张倩渊出生的那年,唢呐与交响乐的合奏会《天乐》在上海上演,这是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专为唢呐创作的交响乐,刘英首次用八孔乐器演奏十二音阶作品,是至今为业界称道之壮举。


  而刘英的老师,唢呐演奏大师任同祥在1953年带着改编之后的《百鸟朝凤》,登上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台,一鸣惊人,拿下金质奖章。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等唢呐名曲,都是由任同祥创编的经典曲目。


  现在,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青年唢呐演奏家手中。


 微信图片_20191230104131.jpg

《渊远流长·张倩渊唢呐独奏音乐会》现场 庞博 摄


  2006年维也纳第35届国际青年艺术节比赛、2008年英国威尔士兰格伦国际音乐节比赛、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国际音乐节比赛获得国际三金奖……从学生时期开始,张倩渊就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将中国民乐传播到世界各地。2014年,她受邀参加邀参加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音乐会”,是出访中唯一的一位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家与法国交响乐团合作大型唢呐协奏曲。


  法国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张倩渊与众多国内外顶尖乐团都有合作,《敦煌魂》《火之舞》等多部优秀唢呐新作都是由她成功首演。站上大型舞台,对高难度唢呐作品进行演绎,这既是优秀演奏家的骄傲,也是唢呐传承者的担当。


  2016年,张倩渊受邀参加著名作曲家秦文琛协奏曲作品专辑的录制,与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唢呐协奏曲《唤凤》。《唤凤》被音乐界称为是新世纪以来唢呐音乐的又一探索力作,赋予唢呐更加饱满细腻的音乐语言与性格气质。张倩渊对《唤凤》的演奏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的肯定,也被专业媒体肯定“张倩渊在这部作品表现中所展现的丰富音色把握,在演奏注意传统文化融会,加强了历史纵深感音色音响的营造,这是张倩渊在现代音响的表现中运用传统的手法又一体现。”


  “唢呐在中国比较有标签性质,其实它还有太多的空间等待发掘。”现在,摆在张倩渊面前的不单是艺术造诣上精进,更是在新时代里对唢呐艺术的开拓,她希望能打破人们对唢呐的刻板印象,为唢呐注入年轻鲜活的色彩和现代的审美。


 微信图片_20191230105043.jpg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金野与张倩渊为独奏音乐会排练


  2019年,张倩渊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会首届舞台表演人才项目,成为民族管乐组里唯一的个人项目。借助国家对优秀拔尖艺术人才的重视与支持,她想实现自己的初心,让更多人走进音乐厅,来欣赏唢呐演奏。


  11月19日晚,项目成果《渊远流长·张倩渊唢呐独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她携手天津交响乐团,为演奏会精心挑选了风格各异、形式丰富的6支唢呐名曲。既有《吹入风》《一枝花》这样传统名曲;也有结合了陕北元素的《延安·延安》,唢呐与爵士、探戈碰撞的《恣逸》;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火之舞》与《唤凤》。整场演奏会时长超过1个半小时,仅下半场就有48分钟,几乎每一分钟都是高潮。一只唢呐带来的深刻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为之沉醉,演出结束后,媒体称,这是“一场传统走向现代的艺术演绎。”


 微信图片_20191230105038.jpg


  “就和我的主题‘渊远流长’一样,唢呐与交响乐的对话展现了这门古老乐器从民间吹向国际化的舞台的传承与拓展。”完成演出的张倩渊没有停息,她带着心爱唢呐,继续飞奔在国内外各大舞台,通过音乐会,推动唢呐演奏交响化、多元化发展,展示唢呐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欣赏这门中国乐器的高雅与锋芒,古老与神奇。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庞博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栏目视觉设计:团省委驻北京工委 杨涛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