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影像故事|丹寨:七彩山鸡飞出大山

微信图片_20191225110521.jpg

微信图片_20191225110450.png

  12月的丹寨,虽已入冬,天气却格外晴朗,艳阳高照,碧空如洗。


  兴仁镇烧茶村沿公路连绵的松树山林,在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青翠挺拔。记者在雅灰乡易地产业七彩山鸡养殖基地看到,林下网棚里的山鸡特别的机灵敏捷,有的躲在树脚东张西望,有的围着灌木左冲右突,这几只绕着草垛匍匐窜匿,那几只骤然振翅飞上树枝,微风中叽叽咕咕的山鸡鸣叫声此起彼伏。


1.jpg


  七彩山鸡有丹寨“锦鸡”之美称,龙凤鸟、凤凰鸟之雅号。雄鸡羽毛华美绚丽,不仅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更有点缀其中的银灰色、黑色斑纹。七彩山鸡肉质细嫩鲜美,被誉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之王”“动物人参”,是集肉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


  七彩山鸡先有蛋


  村民偶然捡到的野鸡蛋,竟是丹寨雅灰七彩山鸡养殖的发端。

2.jpg

  2008年,羊高村26岁的侗族青年石佑开在山上打柴时,一只七彩山鸡从头顶飞过,前面草丛里发现了8枚野鸡蛋。出于好奇,石佑开把蛋捧回家,试着用老母鸡进行孵化。20多天后,带有灰色条纹、呆萌可爱的2只小公鸡4只小母鸡破壳而出。


  “七彩山鸡长得很快,下蛋也多。” 石佑开说。半年后,这8枚野鸡蛋就变成200多个了。养七彩山鸡能卖钱,村民们也纷纷效仿。

3.jpg

  继续用土办法孵蛋,很快全村的老母鸡不够用了!改用机器孵蛋,刚开始没有经验,出壳率低,10个蛋只能孵出三四个,这让石佑开摸索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孵蛋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是营养、病害、管理以及场地、资金、运输等问题又接踵而来,饲养规模停滞在3000羽左右。


  2015年,石佑开先后到广东江门、江苏南京等地上门拜师学技术。学到的技术立竿见影,2017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1万多羽,产品主要销往贵阳、深圳、广州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4.jpg

  雅灰乡是丹寨最偏远的乡镇,森林覆盖率接近80%,生态环境虽好,但是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七彩山鸡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


  易地产业促发展


  2018年11月,雅灰乡羊高村整体移民搬迁到丹寨县城附近的金钟社区。占地100余亩的雅灰乡“易地产业”七彩山鸡标准化养殖基地,落户交通便利的兴仁镇烧茶村,1000余平方米的孵化大棚和种苗场正在建设中。2019年,七彩山鸡养殖规模达到了4万羽,出栏2.5万羽,年产蛋100万枚,年产值400余万元。

5.jpg

  “如果没有政府易地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哪会有这么快的发展!”石佑开满怀信心地说,“明年我们还要翻一番,干到10万羽!”


  丹寨县易地产业扶贫,提升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项目村实施产业有收益,项目实施地村集体经济有分红,两地两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易地产业扶贫给烧茶村也带来三项收入,土地流转每亩年收入100元,农户到养殖场务工每天有120元,养殖场利润的5%也分配给烧茶村。”兴仁镇党委书记况再猛算了一笔账。

6.jpg

  “林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林分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林木生长,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增收。” 县林业局局长潘光玺说这是双赢的好产业。


  2019年4月,丹寨县脱贫攻坚光荣出列。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丹寨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截至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中药材、养鸡、养蜂三大林下产业的立体发展格局,七彩山鸡3年内更将达到100万羽养殖规模。


  丹寨七彩山鸡飞出大山,为助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枫 陈慧

  播音 雨飞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