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力四全蹲点】打动了她的芳心,剑河这家“归雁”小厂凭什么

  • 作者:冉斌 熊诚 欧阳章杰 余光燕
  • 编辑:杨霞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2-14 23:58:10

  “你们的发展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实在是令人太难以置信了。在短短一年之间,规模竟然翻了一倍!”

  当英国某知名内衣品牌首席设计师德博拉第二次走进剑河民合服饰厂时,她发出了感叹,“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中国工厂。”

  德博拉(左四)第二次来到民合服饰厂参观

  德博拉所在的英国内衣品牌公司,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发展的30年里,与之合作的知名欧洲销售商达12家之多。产品遍布整个欧洲,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都能找到他们品牌的身影。其生产线则遍布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都在其列,而中国,正是他们的又一个目标。

  这样一家颇具知名度的品牌公司,何以“青睐”山区小县剑河的一家工厂?它们的“缘分”因何而起?这家2018年才建成的“归雁”小厂,又是凭什么打动了她的芳心?

  牵手专业品质 突破英国公司双层考验

  山峦叠嶂之间、圣水温泉池畔,占地1300平方米的剑河民合服饰厂巍然耸立。

  哒哒哒、哒哒哒,忙碌的生产线上,一件件内衣产品逐渐成型。再过不久,它们将跨越千山万水,被英国这家知名内衣品牌公司收进仓库。

  民合服饰厂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

  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蕴藏着不少艰辛和难关。

  “英国公司对产品质量、工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高要求。”剑河民合服饰公司总经理陈光辉说,他们是经过了双层考验的。

  第一层考验,生产品质。

  按照英国工厂的生产标准,陈光辉从原料采购到器材安装、再到招工、前期工人的技术培训等工厂大大小小的工作事宜,他都全权把关。同时,他在工厂生产标准、薪酬福利、工作时长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做到专业化、技术化的生产模式。

  面料、工艺、包装,每一步,陈光辉都力求做到最好,“拼的就是品质。”

  自认做好了万全准备,却又不由得心生忐忑,矛盾而又紧张的心情中,剑河民合服饰厂生产出了交付英国公司的第一批样品,这批样品将决定着他们能否通过第一道关卡。

  当对方四字回复“十分满意”,并表示将迅速派遣代表到剑河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时,他们收获了努力的最好嘉奖。

  “工厂上下一片欢腾,一切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剑河民合服饰厂厂长陈文龙忆起当时情景,仍激动不已。

  紧随而至的,便是第二个考验实地考察。英国公司派遣代表将深入工厂,对工厂环境、生产规模、工人情况等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

  “说实话,与英国工厂相比,我们肯定还是有差距,但这正代表着我们有进步的空间。”陈光辉与工厂的工人们一起坚定信心,全力应对。

  民合服饰厂的流水线上工人认真工作

  “你们的工厂环境整洁,员工工作状态也非常地投入,生产流程细致且专业。”

  英国公司派遣的代表实地考察工厂后,再次给予了肯定。此举,也奠定了剑河民合服饰厂与英国公司的合作之路。

  做专一品牌,以品质立市,剑河民合服饰厂通过双层考验,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与英国知名内衣品牌公司“牵手”。

  邂逅游子 燃起回乡办厂之念

  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手”来之不易。

  关注“牵手”之余,人们也不禁引发好奇,探究目光投向剑河民合服饰厂。

  这家2018年8月才建成的新厂,又有哪些故事?

  故事的开篇,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剑河民合服饰公司总经理陈光辉。

  今年35岁的陈光辉,有过10多年的在外漂泊生涯。从给人打工到自己创业,一路艰辛走来,陈光辉的事业越做越好。

  与千千万万的“游子”一样,陈光辉心怀故乡情,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回乡发展的机会。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到了2017年,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陈光辉“邂逅”了英国这家知名内衣品牌公司。

  陈光辉(左五)陪同德博拉参观民合服饰厂

  “对方希望在中国寻找一家专为其品牌生产内衣的工厂,但要求极为苛刻。”陈光辉说,当时他就有点“心动”,“感觉这是一个时机。”

  “蛋糕”虽摆在了眼前,但要“吃到”却非易事,摆在陈光辉面前有两大“难关”。

  第一道,如何与对方正在物色的几家来自缅甸及中国汕头等地规模更大的工厂竞争?

  第二道,办厂地点设在哪里?

  “两大难关实际上都围绕如何让对方认可,取得授权。”机会稍纵即逝,陈光辉一方面多方考察与打听几家竞争对手的长处与短板,一方面着手建设新厂。

  百般思量,最终,陈光辉的目光投向了自己一直心之所系的家乡剑河。

  “这是情感与现实融合的最佳选择。”在陈光辉看来,其它的竞争对手都存在当地同行竞争较大,人力资源竞争激烈、发展受限等短板,而自家的家乡剑河同行竞争小,人力资源丰富,是办厂地点的不二之选。

  合力和家乡一起成长

  “回家之路走得特别顺畅。”回想这一路历程,陈光辉心怀感恩。

  他回乡办厂的想法被剑河县委、政府获知后,获得了高度重视。剑河县副县长陈泽坤亲自带队前往陈光辉在汕头的工厂考察,并表示剑河愿意敞开怀抱,迎接他的归来。

  陈光辉与剑河县政府签订项目合约

  “一方面是对剑河人回乡创业表示支持,另一方面这也是剑河所需。”剑河县投资与促进局副局长黄良吉说,剑河劳动力资源充裕,又正在实施就业带动脱贫计划,引进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恰逢其时。

  在一直魂牵梦萦的家乡,陈光辉感受到了无比的“热情”。他不仅获得了前3年免租、后2年租金减半等优惠政策,还依靠政府开启的多项优先通道,服饰厂从办理手续到装修完毕,仅耗时两个月。

  2018年8月,服饰厂正式落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的剑河屯州工业园。

  感恩家乡的支持,陈光辉从老家观么镇新民村、新合村两村名字各取一字,为自己的服饰厂取名为“民合”。

  县企合力,剑河县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以及民合服饰厂自身的努力促成了工厂如今的繁荣盛景。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服饰厂蓬勃发展,不仅生产线从5条扩增到了10条,人员也翻了一倍,年产值已有1600万元。

  在家乡成长,也“反哺”家乡,如今,剑河民合服饰厂已解决当地100多人就业。

  众多工人中,唐德美是其中手工速度最快的一位。如果不介绍,外人不会看出这位平时沉默不语,但认真勤奋的妇女是一位聋哑人。

  37岁的唐德美,过去因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只能呆在家中务农。收入的匮乏,致使唐德美的生活一直处于困境之中。

  沉默不语的唐德美在车间内埋头工作

  家门口的剑河民合服饰厂开办以后,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唐德美得以来到车间工作。在车间主管耐心的指导下,她依靠自己极强的领悟能力,成为了车间的“快手”。

  如今,唐德美每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也让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成功叩开了出口欧洲英国的大门,这座“年轻”的工厂成为了剑河第一家出口产品的工厂,开启了剑河与欧洲地区的贸易之路。同时,也孕育了无数希望与发展的种子,不仅对剑河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有促进作用,也将在解决就业、促进脱贫攻坚、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明年,民合服饰厂计划扩大工人规模至500人以上,年产值8000万元。其长远目标是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年产值2亿元以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冉斌 熊诚 欧阳章杰 余光燕

  责任编辑 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