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村村道】榕江县计怀村:“内外兼修”提高村庄颜值

  深冬之际,穿行在计怀村的寨子中,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通向村子深处,一栋栋两层小楼房焕然一新。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房前房前屋后打扫,小孩在门前蹒跚学步,一幅静谧祥和的新农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计怀村位于黔东南州榕江县计划乡中部,地处月亮山腹地。有1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82户718人,大多数是苗族。


    当地群众所居住的是用木材搭建两层的楼房,楼层之间用木板隔断开,房顶用瓦片盖起来。楼下饲养猪、牛、鸡、鸭等家禽,楼上则是人们生火做饭、吃饭睡觉的地方,村民们祖祖辈辈都沿袭着这种传统的“人畜混居”方式。这个长期以来“脏乱差”的小山村,正上演一幕华丽转身的“变形记”。


     今年计怀村实施人畜分居77户,危房改造28户,透风漏雨95户。目前,均已竣工。


1111.jpg

计怀村


  “以前这里家家户户将猪牛放在一楼的房子里喂养,路面堆积着粪便是常有的事。臭味大,蚊虫四处飞,环境很不好。”带着孩子在家门口玩耍的徐春云感慨地说,现在房子整改过后一楼也可以居住。房前屋后的路也用水泥硬化了,孩子的活动空间都宽敞多了。


  计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凯介绍:“房子都是用木材搭建的,在楼上生火做饭容易失火,楼下饲养猪牛也带来严重的卫生健康问题。对楼房进行改造后,引导老百姓到一楼生火做饭,慢慢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消除以往楼下养畜楼上烧火煮饭的安全卫生隐患。”


4444.jpg 

改造后的楼房


  今年8月份,记者曾到村民侯志芳家中。在打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屋子里一片漆黑,里面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记者借助手机的灯光才看清,屋子里喂养几只鸭子,角落里还残留着粪便。


   “前几年还养猪、养牛,现在就养了几只鸭子。”侯志芳说。记者步行至楼上,映入眼帘是,一小块水泥地板堆积着木柴燃烧后的灰烬,墙面已经被日积月累的炊烟熏得一片漆黑。


  时隔4个月,再一次走进侯志芳老人家里的时,他们一家人已搬到一楼生活。地面上也用上了水泥硬化,四周的墙壁也用木板翻新,还开了几扇窗户,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谈起这几个月生活发生的变化,侯志芳脸上洋溢着笑容说:“现在楼上楼下都可以居住,屋里宽敞明亮多了,接下来还要建厨房、修灶台,把家里打扫干净整洁。”


2222.jpg

侯志芳家里改造前后的对比


  从楼上搬往楼下,看似简单,但对于当地群众来说,却是改变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让他们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思想观念的转变。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是计怀村最为真实的写照,几句调侃的话,却道出了多少辛酸和无奈。为此,村里面建立起了1个污水处理系统、2个垃圾集中放置点和3个垃圾焚烧池。将全村的垃圾统一处理,才有了干净整洁的村容寨貌。


3333.jpg

污水处理系统


  说起垃圾乱倒的现象,潘老六深有感触:“以前垃圾都是倒在村子两头,夏天臭气熏天。现在是我们都自觉将垃圾拿到统一放置的地方,很少有人再乱丢乱扔了。村里面还安排了保洁员定期打扫马路,我们只要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就可以了。”


  潘老央家是计怀村第一家完成改造,第一家搬到一楼生活的人家。翻新后的房屋,地面用沙子、水泥进行了填充和硬化,四周墙也用木板加固。在屋外单独建了厨房,还在房前安装了门。


555.jpg

潘老央家改造后房子


  “这个门是改造后自己安装的,这圈砖也是最近才砌的,就是为了防止没人在家的时候,猫猫狗狗进去把屋前的走廊弄脏了。” 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村子里的环境改变太大了,自己也要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住起来才舒服。


  眼下的计怀村不再是“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粪便成堆”。房子变好了,村民爱干净的好习惯在不断形成。村子变美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郭芳霞 通讯员 韦康民

部分图片由榕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