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村村道】绿水青山窝田村,蝗虫“飞上”了餐桌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化勇 通讯员 石燕

   青山绿水萦绕,环境幽美,这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窝田村。在这里,因破坏庄稼而臭名昭著的蝗虫却成了“致富宝”。蝗虫还能养殖售卖?来和记者一道一探究竟吧。


  “冬日里天气冷,蝗虫都在草里藏着呢,有阳光照射就出来了。”窝田村蝗虫养殖户杨世贵说。杨世贵曾入伍当过兵,现在是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在蝗虫养殖方面,技术精湛,有着丰富的经验。拉开蝗虫养殖大棚门帘上的拉链,走进大棚中,轻轻地踩在碎草上,时不时有蝗虫跳出来,很热闹。“这里共有九个养殖大棚,一个棚能产150斤蝗虫,一年可以产3批,蝗虫烘干后每斤80块钱,今年已经销售了2万多块钱。”杨世贵说,“养殖蝗虫很讲究,早晚两顿得让它们吃饱,否则,迫于饥饿,蝗虫吃小蝗虫可厉害着呢,就会造成经济损失。此外,夏天里大棚的温度最好别超过40度,冬天的温度不得低于零度,否则会影响蝗虫的生长。”




  回想起该蝗虫养殖基地建设之初,该村村支书李先华笑道:“当时是杨世贵主动提出要养殖蝗虫的,他说他有把握,这些技术他都懂!”村支两委在铜仁等市县考察学习蝗虫养殖技术,回来后决定发展蝗虫养殖产业,经过考察选择,最后选择曹冲铺作为蝗虫养殖试点。




  把翅膀剪掉,用清水洗干净,起锅烧油,待放入锅中的蝗虫的颜色被炸至红褐色,辅以各种作料,一道美味可口的油炸蝗虫就做好了。“朋友圈一发,20多斤很快就卖完了。蝗虫的销售情况很好,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利益联结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炳英说。按“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窝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结合村情,利用村级资源,积极探索短平快项目和普惠项目,确保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多渠道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数据显示,该村今年发展种植辣椒171.6亩,利益联结134户农户,预计亩产 450 公斤,预计每公斤5元,产值可达38.61万元;发展种植优质水稻269.2亩,覆盖贫困户119户,预计产量27万斤;太子参种植46.1亩,覆盖20户贫困户;完成田坎硬化14000米,生态养鱼105亩,覆盖65户贫困户,预计产值可达30万元;实施特色养殖项目2个,其中林下养鸡项目养鸡5000只,建棚250平方米,另养殖了蜜蜂31箱。


  此外,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该村易地扶贫搬迁24户101人,完成人居环境整治62户;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实现“组组通”,村级路网整体形成;建设全村灌溉堰渠6000米,水池13个,小型水库1个,全村灌溉网络建设打通了农业发展缺水命脉,有效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282盏,村民出行更为方便安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引导村民拓宽增收路子,逐步将群众增收推向多元化,摆脱单一增收的困境。”该村村支书李先华说。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