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进·村村道】赫章县红星村:天苍苍野茫茫 群众养殖致富忙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星


  “我现在养了12头牛,8匹马,靠养牲口的钱就能抵消一家的开支,还有盈余呢!”


  “我家有18头牛,12匹马,不仅靠这些牲口供几个孩子读书,还成功脱贫了!”


  ……


  近日,记者来到赫章县红星村,只见几个村民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互相比拼起自家的“家底”来。


  红星村位于赫章县珠市乡,截止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869人,2014年以来共脱贫98户528人,剩余贫困人口77户341人,截至目前,红星村贫困发生率为24%,是珠市乡深度贫困村之一。


微信图片_20191204002315.jpg

赫章县红星村一角


  红星村海拔高,冬天气候寒冷,当地村民一直有养殖牲畜的传统。“我们红星村平均海拔有2400多米,一到冬天整个村子都被大雾笼罩,加上土壤贫瘠,不适合搞种植经济,相反在搞养殖方面,老百姓的热情都很高。”红星村驻村干部姚明材说。


  红星村是半农半牧村,发展畜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村子的山腰后面有一片广阔的天然牧场,每天清晨村民们三五成群都把自家都牲畜赶到牧场上,天黑了再赶回来,成群结队的牛、马、羊在马路上慢悠悠地走着,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1.jpg

红星村村民放牛的场景


  因地制宜,为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红星村专门组建了赫章县韭菜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动物防疫、技术指导与培训、市场对接等工作,农户只负责饲养,既解决了农民发展缺少资金的问题,同时也激活了产业,走出了一条畜牧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贫困户的养殖业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5万块的特惠贷买牲口来养殖,第二种是养殖直补的补贴,第三种是老百姓自养的,通过这三种方式,红星村百姓的养殖热情比以前高了,村里的牲畜也多了。”姚明材笑着说道。


  说起搞养殖,杨万贤总有说不完的话题,2015年,他通过特惠贷的形式买了5头牛,从最初的家徒四壁,通过近几年的一步步壮大,现在杨万贤家里有12头牛,8匹马,通过养殖,他不仅给家里添置了家电家具等用品,还供几个孩子读书,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现在的牛价很好,我今年还得了两万块的养牛直补,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以后我想把我的养殖规模扩大到40头牛,再建几间圈,好日子还在后面哩。”谈起未来的打算,杨万贤满脸笑容地说。


3.jpg

放牛回家的杨万贤


  和杨万贤一样,张天花家里现在有18头牛,12匹马,在红星村也算得上养殖大户了。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们都在上学,张天花通过自家的这些牲畜,在2016年顺利摘掉了“穷帽子”,这让她对养殖业更充满了信心。


  “再过几年,娃娃们读大学的时候,就更花钱了,所以我要趁这几年再喂一些牲口,供他们读完大学。”站在自家的牛圈门口,张天花憧憬地说道。


  截至目前,红星村到户产业奖补项目资金328.7万元,全村养牛546头、养猪140头,覆盖贫困户175户,“扶贫牛”“扶贫猪”正成为红星村村民的脱贫法宝。


微信图片_20191204002307.jpg

成群结队的羊群


  在红星村,像张天花、杨万贤这样,得益于精准扶贫养殖产业的扶持,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从“贫困”走向“小康”的贫困群众不胜枚举。他们在发展养殖业的道路上脱颖而出,纷纷变成“创业致富能手”,群众的好日子正一天天到来。(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