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好人榜】 一个人的学校,阚南忠: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一位老师、一位学生、一面迎风飘扬的国旗、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在务川自治县三十公里外的沙坝村申家堡组,有着这样一所“一个人的学校”。


  这所学校是务川县都濡中心完小的党支部书记阚南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申晓燕同学专门修建的。每到周末,阚南忠便驱车来到这里,为10岁的申晓燕上课。


  学校的旁边,就是申晓燕的家。她的父母、姐姐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没有工作和生产能力,当地政府部门为申晓燕一家提供低保等生活保障。2018年5月,阚南忠出资两万余元,历时三个月建成了这所学校,并于当年9月开始教学,成为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



  一句“谎言”的承诺


  2016年,阚南忠对申晓燕姐姐教育扶贫的帮扶中,第一次去到她家里,通过她姐姐认识了申晓燕、认识了这个家。


  傍晚时分,正当阚南忠结束一天家访,准备带着申晓燕姐姐回学校时,申晓燕扶着凳子一步一步来到姐姐的身边,用幼小的双手紧紧抱住姐姐的小腿,一边哭一边喊着:“我也要和姐姐去上学!”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阚南忠,“第一次见一个孩子对上学的渴望是那么强烈”。


  “晓燕,下次我一定来接你到学校和姐姐一起上学,现在天快黑了,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休息了。”


  不忍心拒绝孩子的阚南忠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谎言”在阚南忠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回到家中,阚南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久久不能忘记申晓燕对上学渴望的场景。


  由于孩子身体残疾,接到城里去上学家庭条件也不允许,送往特殊学校也不符合条件。阚南忠就设想是不是可以在申晓燕家门口建一所学校。


  就是这么一句“谎言”,阚南忠把它当作自己许下的承诺,下定决心帮助申晓燕,和妻子利用每个月的工资结余凑起两万多元为她盖起了这所“一个人的学校”,并购买了相关教具、订做了座椅、树起了旗杆。


  “太好了!我也可以和姐姐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站在操场上升国旗了!”2018年9月1日,申晓燕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申晓燕站在教室门口喜极而泣。



  一个老师的坚守


  2018年5月开始动工修建学校时,交通问题摆在了阚南忠面前。那时道路泥泞不平,也没有通到申晓燕家门口,运送建筑材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有人就有路,为了尽早让申晓燕入学,阚南忠请来周边村民,和他们一起肩挑背驼,把建材一点点搬到校址。


  为了让申晓燕感受到和学校一样的教学环境,阚南忠在门前院坝竖起国旗,教室装饰、配套设施完全按照学校上课时的环境布置。同时为了行动方便,为她订做了台阶和辅助行走的小凳子。历时3个月,准时在9月开学前建好并完善了学校。从此,在去往申晓燕家的道路上,每周末都会出现阚南忠的身影,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去年冬天的一天早上,阚南忠按照往常一样驱车去“学校”,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汽车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在一个上坡路段车轮打滑上不去了。他为了不“迟到”,将车停在路边一户村民院坝,花了近两个小时,徒步行走了近十公里的路,赶去了“学校”,准时给申晓燕上课。“虽然是冬天,我赶到学校时,满头大汗,贴身衣物都被汗水湿透了。”阚南忠说。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多日连降大雨,阚南忠完成教学后正驱车往县城家里赶,行驶到一处名叫马蹄溪河路段,山洪把过河桥冲毁了,阚南忠又只得把车停靠村民院坝,待雨停后,徒步回家,回到家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


  11月初,申晓燕因不小心掉进坑里,双手摔骨折了。在务川县东门社区医院的四楼住院房间里,阚南忠每天忙完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党建工作就准时来到医院。下午有课就晚上来,晚上有工作就下午来,不管学校的事再忙,在病房里总会有看见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上课的场景。


  其实,阚南忠也是一位病人。患有“三高”疾病,还患严重的痛风,有时走路都需要辅助。但自从2018年申晓燕的学校建成后,在这段30多公里的道路上,阚南忠已记不清来来回回多少趟了。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坚持下去,兑现自己的承诺,不管怎样不能耽误这个孩子的课程!”



  一个孩子的成长


  申晓燕家住务川自治县沙坝村申家堡组的一个小山坡上,周边没有邻居。在一年多以前,申晓燕几乎闭门不出,也没有小朋友陪她玩,很少说话,对外界几乎处于零认识。


  在阚南忠心里比起教育,更担心她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除了给她上课,每次我会把她带出院子,在周边走走,告诉她眼前看见的是什么。同时拿出自己的手机,把在县里学校拍摄的校园生活和她分享。”阚南忠说。


  刚接触申晓燕时,她总是害羞的低下头,问一个问题需要耐心的问几次,她才会说出一两个字回应。


  阚南忠想着丰富她的课余生活,自费买来学习机,不仅平时可以辅导她的学习,还可以教她唱歌。希望通过学习机教给她更多知识、认识更多的事物。


  渐渐的,申晓燕变得不再那么自卑,敢面对面说话,微笑也时时洋溢在脸上。


  一声“伯伯”(申晓燕对阚南忠的称呼),让阚南忠流下来激动的眼泪。在她的心中,不再只是一名老师这么简单,从一个陌生变成老师再到亲人。


  这次住院也是申晓燕第一次进城,也变成了一次成长的契机。在这住院的一个月里,申晓和病房里的病友成为了朋友、姐妹关系。



  打开申晓燕的微信号,一栏栏消息出现在我们眼前,阚南忠站起来盯着屏幕,很难相信以前内向的申晓燕能和别人这么开心的聊着天。


  “都是她在住院期间认识的,对方都是大她十多岁的姐姐。”申晓燕的母亲在一旁开心的说。


  “姐姐吃中午饭了吗?”“谢谢你,亲爱的姐姐。”······


  申晓燕点开消息栏,向我们展示她的新朋友。笑嘻嘻对着我们说:“这个姐姐是上周住在一个病房的,她病好了就走了。她要我好好学习,还教会我用手机打字聊天、发表情包。”


  看着她能够交到朋友,阚南忠乐呵呵的说到:“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是积极健康的。”


  看着她脸上的笑容,阚南忠也收起了对她的担心。在医院的这段时间里申晓燕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视野开阔了,对知识的渴求也更加强烈。孩子的性格也开始活泼起来,敢跟人交流接触,不再像以前一样自闭。


  谈起申晓燕的未来教育问题,阚南忠也有了计划,接下来先按部就班的完成二年级的教学,等到了明年三年级时,就送到县里上小学,目前暂定务川第四小学,那里教室交宽,能够腾出多的空间提供给她学习和生活,包括送往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筹备当中。


  阚南忠承诺的是一个孩子的未来、坚守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成长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教育,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虽然身体不便,但我们能看出申晓燕对知识的渴望,有了这间大山深处“一个人的学校”,她就能展开梦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