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出台《关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春英 徐元芳 朱梦怡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省委主要领导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指示精神,助推全省决胜脱贫攻坚,省林业局出台印发了《关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接下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将为您解读《方案》。



  为什么贵州要在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指以森林环境和林地资源为依托,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的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康养等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砍树能致富,是守好“两条底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


  我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57%,森林面积达1.5亿亩,为耕地面积的两倍以上,在人多耕地少的山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此,我省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突出区域特色、精准选择产业、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利益联结,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督查指导,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切实提升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科学利用水平,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质量“双提升”。



  在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贵州的目标是什么?


  2019年,以16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建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个以上,通过示范带动,实现全省林下经济规模达到2000万亩,产值达到210亿元,比2018年增长30.4%,带动20万贫困人口增收。


  2020年,建成省级林下种养示范基地100个以上,全省林下经济规模发展到2200万亩,产值突破280亿元,比2019年增长33.3%,带动25万贫困人口增收。


  林下精灵 陈慧 摄


  在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贵州要怎么做?


  科学选择林下经济业态


  通过制定全省林下经济操作指南,分类指导科学利用林地资源,选择发展业态。


  2019年—2020年,全省将重点发展短平快的林禽、林蜂、林药、林笋、林菜6种林下种养模式,坚持项目化推进,项目集中安排在16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精准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


  林禽模式——以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长顺绿壳蛋鸡等地方特色优质肉蛋鸡品种为主,在林下圈放养鸡、鸭、鹅等禽类,并科学安排轮牧地,推进种养循环。剑河、榕江、锦屏、纳雍、威宁、正安、紫云、三都、水城重点发展林下肉鸡养殖,赫章、册亨、望谟、从江重点发展林下蛋鸡养殖。


  林蜂模式——在16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品乡镇,根据乔灌草及农作物蜜源资源情况,合理确定养殖密度,在林中、林缘放养中华蜜蜂、胡蜂等蜂种,发展养蜂产业。


  林药模式——以天麻、钩藤、半夏、黄精、白芨、党参、灵芝、何首乌等黔药优势品种为重点,根据中药材品种的不同习性,选择在林下或疏林地、经果林、幼林中种植贵州道地药材。大方、赫章、纳雍、威宁、黎平主推天麻-冬(竹)荪、天麻-黄精等生态循环种植,榕江、册亨、锦屏、水城重点发展黄精产业,从江重点发展淫羊藿产业。


  林菌模式——以培育竹荪、冬荪、香菇、木耳等菌类为重点,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可供的林地,在林下重点推广覆土仿野生种植。大方、织金、赫章、纳雍、威宁重点发展竹荪、冬荪等,册亨、望谟、晴隆重点发展灵芝、木耳等,剑河、锦屏、从江、榕江重点发展香菇、木耳、羊肚菌等,黎平重点发展茯苓等。


  林笋模式——抓住农村产业革命竹产业发展的机遇,在正安等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主产区,通过新建和改造方竹林,大力推进育笋、采笋和配套加工,打造食用笋高端品牌。


  林菜模式——在16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选择条件适宜的疏林地和密度较小的经果林地、幼林地,种植豆类、瓜类、蔬菜等矮杆作物,开展林农复合经营,以耕代抚,以短养长。


  林下套种太子参 贵州省扶贫办供图


  加快建立林下经济项目库


  以16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为依托,谋划一批规模适度、特色突出的林下经济项目。


  做好项目组织、土地落实、种苗准备、利益联结、资金筹措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对贫困农户的覆盖度,建立2019-2020年省级林下经济项目库和市、县林下经济项目库。


  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以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为重点,以林下经济项目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协调指导,在每个县和乡镇至少抓好一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彰显绿色生态、营养健康、品质安全的林特产品生产基地,确保经济效益,带动面上迅速扩大规模。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探索林下经济项目财政资金量化到户,入股保底分红、效益分红以及林地流转或入股收益、劳务收益的实现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形成紧密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明确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上的利益分配,确保贫困户得到稳定获得收益。


  实施品牌战略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要求,重点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地方特色明显的全省统一的和区域性的林下产品品牌,支持企业以诚信和品质打造林下产品品牌。积极推动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认定工作。


  强化科技服务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成立林下经济发展专家团队,搭建企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提升科技服务专业化水平。整合林业、农业、畜牧业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力量,发挥各自所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的林下经济技术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紧紧围绕林下经济发展,将林下经济技术培训纳入农民培训计划,引进专业技术团队,在产业发展中教会农民种养殖技术,培养一批乡土专家,提升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贵州如何保障?


  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林下经济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协调整合林业、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扶贫、金融、保险等部门资源,科学编制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林下经济项目和扶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财政扶持——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林下经济倾斜安排,市县两级要争取安排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协调整合涉农资金,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林下经济基地的水电路进行配套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对林下经济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支持和指导,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林下经济产品的优质优价。


  金融支持——各级林业部门将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按照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有关要求,对具备发展潜力的林农、林业大户、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发展的林下经济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信贷扶持。稳步推进农户信用评估和林权抵押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给予适当利率优惠。中央林业贷款贴息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项目加大贴息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省绿产基金要将林下经济项目纳入支持范围。保险机构要将林下经济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扶持范围,减低产业发展风险。


  森林资源管理——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滥伐、毁坏林木。严禁在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依法加强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及林下资源流转管理。林下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时,依法优先满足其采伐指标。研究制定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和林下资源开发强度标准,防止对林下微生物、植物的过度破坏和水土流失。在集中连片大规模建设林下经济基地前,要进行必要的环境或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督查指导——省林业局按照尽锐出战的要求,采取局领导分片督导市州,处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督导16个深度贫困县的责任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建立林下经济发展定期督导和工作调度机制,指导抓好深度贫困县林下种养项目建设。相关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将目标任务落实到生产经营主体,加强指导督促和协调服务,明确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成效,确保贫困农户收益。(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