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全四力蹲点】正安谢坝:坝区产业革命势头正劲

  谢坝之所以谓之“坝”,是因为有一片2800多亩的耕作大坝,横卧在距正安县城东南67公里的山坳里。


  这块大坝也被人们习惯性成为谢坝。寒来暑往,这块难得的山间大坝,不断变换着季节的色彩,给一方百姓带了富足的生活。


  但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前行的步伐。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到2020年,人均1亩茶,户均100羽禽,万亩蔬菜奔小康。”这是谢坝乡定下的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示范引领的规划目标。


  今年10月,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邓兆桃两次到谢坝坝区调研,要求坝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目前坝区产业不成规模、产值不达标等问题,完善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出率、收益率,确保坝区有成效、群众有增收。


  谢坝坝区航拍图。(高航 摄)


  一场热烈的坝区产业革命


  近日,记者到访谢坝坝区。其时已过立冬,风从山间来,给坝区平添寒意,在地里劳作的人们冬衣裹身,认真打理土地。


  大多数农民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民,他们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产业工人。不同于以往,虽然还是在熟悉的土地上,但是坝区的农民多数是在为企业、合作社打工,按天计价,目前,每天工资时80元到100元不等。


  到年终,他们的丰收,也已不是传统“收一年吃两年”的谷物满仓,而更多是工资、分红等现代经营模式下的市场收益。


  李大坤,谢坝乡上关村村民,通过流转,承包了坝区150多亩土地。他主营小香葱,一年种两季,全家人上阵也干不过来,他得请人帮着种、管、收,这样就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干,大家一起发财致富。


  因为有眼光、有技术、有闯劲,李大坤成为谢坝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的产业导师。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大规模、标准化种植,以前大家都没干过,田间管理、技术培训,都需要有行家指导,像李大坤一样的产业导师,就能够对农民学员进行很好引导培训。


  易地扶贫搬迁户罗君祝,成为上关村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学员。在产业导师带领下,罗君祝自家种植辣椒,同时还能到坝区辣椒加工厂打工,一家人收入不愁。


  辣椒产业是谢坝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党支部+新青校+龙头企业+导师+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下,上关村建起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种植辣椒500亩,幅射带动群众种植2000余亩,年产辣椒5000余吨,产值1千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目前,谢坝大坝覆盖的上关村、东礼村、谢坝村、鱼泉村四个村居,有5200多人在坝区耕作。他们在“田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坝区种植蔬菜、精品水果、优质白茶、白芨、优质烤烟等农作物,年产值达2340万元。


  谢坝乡党委书记何涛说,谢坝坝区利益联结贫困户有122户500多人。


  干群一心,推动了这场热烈的坝区产业革命。


  立足实际进行产业规划、组织大户带动散户进行规模化生产、建农产品深加工长和冷库、乡干部带队到重庆等地调研蔬菜市场、外聘专家培训产业导师及农民……谢坝坝区农村产业革命在以“决战”之势向纵深推进。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抓好坝区产业“顶层设计”


  何涛说,在坝区产业发展上,希望实现“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管理模式化、操作机械化”目标。因此,结合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谢坝坝区立足实际,为可持续结构调整谋划了自己的产业崛起路径。


  谢坝成立500亩坝区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亲自抓、组建专班具体抓,及时厘清农村产业发展思路,树立坝区的引领地位,制定500亩坝区工作方案,以500亩坝区示范引领带动全乡产业发展。


  其产业崛起路径的重点之一,是调优种植结构,摒弃低效玉米种植,把劳动力、资金等资源用于扶持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并实现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


  坝区引领的产业结构蓝图是:以蔬菜和中药材、以娃娃鱼为主的冷水养鱼即“2+1”结构进行产业布局,革除以前小而多、多而杂的种植结构,对全乡产业进行优化布局,示范坝区以辣椒、白菜、大葱、小分葱等蔬菜种植和白芨等中药材为主,山上主要种烤烟和发展林下生态家禽,其余低海拔地区主要种植白茶和养殖冷水鱼。


  在规模上,规划种植商品蔬菜2300亩、以白芨为主的中药材500亩,坝区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0亩蔬菜。


  农户正在给新摘的蔬菜装箱。


  重点之二是优化组织方式,实现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养殖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与贫困户分别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将坝区内2809亩土地有序流转到村委会,对坝区内现有的公司和合作社进行优化重组,组建合作联社或联合社公司。


  村委会将所流转的土地入股到联合社,采取“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原则,由联合社将土地分配到各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实现联合社增效、合作社增产、群众增收。


  在坝区产业市场开拓上,谢坝乡党委、政府与坝区企业、合作社合力,着力稳定当前销售区域包括遵义城区、重庆、上海及江浙沿海等地区市场,创建更宽广、稳定的产销对接渠道,及时为企业、农户提供市场政策、价格、供需等信息服务,推动建立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当地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


  重点之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精心对坝区进行规划,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完善坝区配套基础设施,组织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坝区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技部门技术服务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产值;发挥联合社平台作用,积极融入市场、对接市场,实行订单生产,让产品变成商品。


  基础牢则产业兴。在当前的谢坝坝区,机耕道、电网、蓄水池、灌溉沟渠、大棚、辣椒鲜品加工厂及干椒烘干线、冷库、配套农机具等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且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80%,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条件正在持续完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国超 岳振

  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 航

  部分图像资料由正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