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心住新房 舒心过日子

——黔东南州扎实推进“六个全覆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三穗县经济开发区搬迁点。 孙文平 摄


 周柱桃家的新旧房子照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玉林 摄

 三穗县彩虹社区一角。蒋鸿琪 摄

  数 据

  ●“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共建设集中安置点90个,其中,县城安置点71个28.82万人,占93.53%;中心集镇15个1.81万人,占5.9%,实施城镇集中安置人口共计30.63万人,为该州城镇化建设贡献8个百分点。

  ●公共教育服务:配建教育项目库393所,安排项目66个,计划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6381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入学人数20017人。

  ●社会保障服务:核实医保130834人,转入或纳入安置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73163人,转入或纳入安置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37人,加入安置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9人,转入或纳入安置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1822人,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69人,核实养老保险245812人。

  ●已搬迁有劳动力家庭实现就业创业4.5万户9.1万人,户均就业2人。

  ●该州已完成培训3.24万人,培训率92%。

  ●党组织领导:37个社区已成立党(工)委,61个社区已成立党支部。

  “四好”标准建移民小区

  “所有的同学注意,老师一会儿点到谁呢,谁就模仿老师说一句话。开始,‘来人了’。”

  “来人了!”……

  11月8日,在凯里市上马石社区戏剧小课堂上,老师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挨个起立模仿起来。老师通过戏剧体验、情绪表演等方式,带领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戏剧的魅力。

  “通过戏剧小课堂,可以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色身份、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凯里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马石社区项目点负责人周宇霞介绍道。

  上马石社区戏剧小课堂是全省首批“希望工程·陪伴计划”项目之一,每周开展2场青少年戏剧兴趣课堂,用戏剧的形式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什么选择在上马石社区开展儿童戏剧小课堂?共青团凯里市委副书记禹荣彬和上马石社区党工委书记王树铭给出了回答。

  “上马石社区是凯里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这里的孩子来自全州各地,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禹荣彬说,上马石社区于2016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安置房2138套。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脱贫问题,黔东南州从规划选址开始,把人口承载容量大、就业务工机会多、各种生产要素强的县城作为安置区,很多山多地少的县都拿出县城黄金地段作为安置地,真正实现了改善民生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统一的目标。2016年项目,24个安置点共有19个建在县城或开发区,其余7个依托小城镇和景区进行安置,在县城或开发区集中安置人数占总人数的76%以上。2017年38个安置点有33个在县城,5个安置点在园区和集镇。2018年16个安置点全部建在县城。

  该州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始启动时,就探索实施了跨行政区域搬迁的新模式。数据显示,2016年项目,该州跨行政区域搬迁到凯里市466人;2017年项目,该州跨行政区域搬迁到凯里市达12918人;2018年项目,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域搬迁,全年从其他县搬迁到凯里6135人。

  “因搬迁群众文化、语言、民族等背景不同,搬迁后融入凯里市生活面临较大的挑战。通过戏剧小课堂,我们希望社工、志愿者们能陪伴孩子们成长,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指导,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搬迁的孩子们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王树铭介绍说。

  此外,上马石社区是凯里市围绕“五个一批”工程,推动脱贫攻坚的示范社区,周边建有部分配套设施、场所,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三年时间,黔东南全州搬迁30.8万人,加上生态移民搬迁近10万人,有约40万群众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偏僻山沟,住进了城镇。在移民小区建设过程中,黔东南州坚持以房子好、地段好、环境好、服务好“四好”标准建移民小区,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

  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在做好搬迁入住工作的同时,黔东南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立完善“五个体系”的要求,着力把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工作,结合州情实际,主要采取培训、就业、帮扶、产业、服务、组织“六个全覆盖”后续措施,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推动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安置地生产生活,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培训全覆盖。开展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四型”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水平,对搬迁户中未就业有培训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确保搬迁群众“有技能”。目前该州已完成培训3.24万人,培训率92%。

  就业全覆盖。黔东南州以“一户一人”稳定就业为目标,建立“就业台账”,实施就地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劳务输出就业“四大就业”工程,确保就业全覆盖。目前,“四大就业”工程促进约9.1万人找到了就业岗位,已全面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就业落实率99.30%。

  帮扶全覆盖。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活动,以“干部精准帮扶到人、部门精准帮扶到户、对口帮扶精准到点、社会帮扶精准到村”模式,确保搬迁群众“有人帮”。

  产业全覆盖。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盘活迁出地资源,整合迁入地资源,因地制宜配套特色异地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有收入”。

  服务全覆盖。大力实施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财政进社区“一建三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构建移民社区新体制,完善“八室、一站、一厅、两场所”基础建设,推进社区移民管理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确保管理服务“全方位”。

  组织全覆盖。按照“全程过硬、全域提升、全面提质”的要求,黔东南州全面加强安置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前该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个社区已成立党(工)委,有61个社区已成立党支部。

  “出门六有”好生活

  让出最优质的城市资源,把最便利的城市生活设施和环境交给贫困搬迁群众,实现出门有就业、出门有学上、出门有医院、出门有公交、出门有公园、出门有商场的“出门六有”的便利生活目标,搬迁群众享有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各项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基本实现脱贫目标。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群众生产方式、生活条件,而且也彻底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将生态脆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进城,在减轻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的同时,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对2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增强了生态系统功能。实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双赢。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增强,生产生活热情高涨,脱贫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