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精神丰碑】那段未走完的乡村脱贫路

——记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罗甸驻村干部邹昌科



  你亲自丈量的250多亩蔬菜长势正旺,可是你没能吃上一筷;你帮我们把新房都修好了,你没有时间住过一晚……罗甸县董当村群众谈起积劳成疾、牺牲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驻村工作队员、网格员邹昌科时,泣不成声。


  2019年元宵节刚过,山村里依旧寒风刺骨,大部分村民仍裹着厚重的棉衣蹲在火笼边喝酒聊天,邹昌科和村干部罗兴宏,按照工作计划,一起去梅坡查看鸡苗养殖情况。


  “发放清册落在宿舍了,我去拿,你先到寨子上等我。”邹昌科向罗兴宏交待后,小跑回村委会拿清册。令罗兴宏没想到的是,他再也没等到邹昌科,“我在路口等了好一会儿,一直不见他人来,电话也没人接听,后来我回到村委会,才知道他出事了,人已经送到医院去了。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


  邹昌科出生于罗甸县边阳镇罗沙村,1997年,从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罗甸县防疫站。


  “22年坚守,他话不多,很温和,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罗甸县疾病防控中心主任叶衔胜告诉记者。


  2012年开始,邹昌科开始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门诊,每年几千人次的集中体检,超过7000多人次的疫苗接种。


  本来防疫工作量就够大的了,邹昌科还要负责接诊。只要有病人上门,不管多晚,不管睡没睡觉,邹昌科就马上起来工作。很多年来,吃饭都是抢时间,睡觉不敢脱衣袜,他却说:“我个人苦点累点比起百姓的健康算得了什么?一人生病,全家返贫,责任大啊!”


  罗甸县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邹昌科原本有机会放下繁重的工作调养身体,但想到山区的贫困群众,邹昌科还是选择了坚持。


  2018年11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邹昌科主动请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到边远偏僻的董当村驻村,并承担起梅坡下寨的网格员工作。


  新工作新挑战,一切要从零开始。


  为厘清帮扶对象和网格农户的详细情况,邹昌科抱着资料一户一户问,一条一条记;为了弄懂各种资料和表册,工作队的队员们都成了邹昌科的老师;为了拿到准确数据,邹昌科拿起皮尺下地测量……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梅坡下寨每家每户的情况摸了个透,谁家有什么困难,养了多少猪、多少牛、多少鸡,甚至谁家母猪大概何时下崽,家里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他都清楚,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好多事还赶不上他呢!”70岁的老组长罗礼仕说道。


  贫困户的脱贫和发展,也被邹昌科记挂心间。


  贫困户黄小分,因为先天性聋哑,丈夫早逝,家里没有了劳动力,大女儿远嫁,小女儿在上大学,生活条件非常困难。了解情况后,邹昌科马上协调相关单位,帮助申请政策扶持。如今,黄小分每月能领到850元的低保和残疾人补助,小女儿也获得了教育资助。


  今年春节前,邹昌科仍记挂着黄小分一家能不能过个好年,为黄小分送去了棉衣、棉被和粮油等物品。


  在邹昌科的帮助下,黄小分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想给他送去自己纳的鞋垫,但她却永远也等不来邹昌科登门了,那句讲不出的“谢谢”化为滚滚热泪。


  “邹昌科是我们全体工作队员学习的榜样,我们会接下接力棒,走完他一生未走完的那条山村脱贫路。”接替邹昌科驻村的罗启毅立志替他站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班岗。


  秋意深,情愈浓。在邹昌科丈量过的土地上,256亩早熟蔬菜绿油油一片,250亩中草药长势良好,它承载着董当村371户脱贫致富的希望;梅坡上寨网格中,他排查上报的5户农户都换上新的门窗、3户危房户完成了危改“三改”,整个村寨焕然一新……(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