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坚守初心创样板

——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村支书朱高学的故事



  虽进初冬,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平坦的坝子里,近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散发着活力,各类蔬菜绿色葱茏,生机盎然。


  这个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崛起,离不开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村支书朱高学。正是他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忠诚职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干”字带领群众直面一个个困难,解决一个个难题,让基地在短短一个多月形成了田成方、地成块、沟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创造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的“高田速度”。


  现在,基地生产的蔬菜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引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走上增收路。


  决战脱贫攻坚 向高效生态农业挺进


  高田村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蓝图从2018年11月开始绘就,今年2月正式拉开序幕。


  “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上马建设,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圆了我们奔小康的梦。”指着蔬菜长势良好的基地,朱高学激动地说。高田村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受制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很多人家穷得叮当响。该村1648户64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07户1086人。


  一直以来,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高田村祖祖辈辈的憧憬。


  因家里穷,朱高学15岁就到附近的县办煤矿挖煤,1992年,他办起了私人煤厂,1994年,30岁的他担任村支书,立志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致富路子。


  “以前我们发展产业规模小,都是‘小打小闹’,市场风险大,利润不高,带动面窄。解决贫困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手段,大手笔谋划大产业。”2018年,全省轰轰烈烈开展“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朱高学反复琢磨,计划利用高田村的坝子和周边土地种出高效作物,让村民相信土地不仅能种粮食,还能“长金子”。但资金是最大的难题。


  2018年11月,平坝区决定把高田村建设成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核心区,打造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好消息传来,朱高学激动得连拍大腿:“太好了!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这片土地将会生出群众致富的‘金子’。”


  今年初,平坝区引进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天龙镇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作为核心区,高田村以土地和基础设施入股,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采取“三权共股、三主共赢”的模式,集体将土地所有权、农民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入股合作社,以农户为主体、合作社主推、公司主导,推动土地股权化、经营专业化、种植市场化,实现三方共赢。


  春节刚过完,朱高学就动员村民开展土地流转,一听说土地流转要挖掉地埂,村民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摇头:“不行,挖掉地坎我家的地以后怎么划分,再说我们单干自由,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我们守着土地穷了一辈子,种出的蔬菜没销路,不赚钱还亏本,没有规模,挣不了钱!”面对质疑,朱高学挨家挨户做工作,土地挖掉地坎,我们用GPS定位,测量好,土地还是那块土地,标在图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有大公司带动,土地入股有分红,务工有稳定收入,不再去担心种不好、卖不出的问题……


  10多天时间,涉及800多户的1475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位,并挖掉1205块地田坎,平整9000多米地埂。


  迁坟平地 规模化农业成效初显


  挖掉坎,平整地,最大的“硬骨头”还在后面。由于传统风俗习惯,212座坟墓矗立在土地里。


  “要实现高标准、规模化、现代化,必须迁坟。”朱高学信念笃定。在农村,擅动祖坟可是“大忌”,特别是高田村的屯堡人家,在清明前动坟更是大忌中的大忌。


  形势紧迫,势在必行。朱高学迅速召集村民开动员会,统一思想。“眼下,高田村住在深山里的贫困群众都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房子,老祖宗迁坟‘让地’给子孙后代发展产业,不仅后代子孙要理解,相信老祖宗们也能够‘理解’。”朱高学的话语掷地有声。


  苦口婆心,讲政策,算经济账,承诺有收入、有活干、有致富门路。一场动员会开下来,村民听进心里了,却不行动。第二天,朱高学找来宗亲族人,商量迁坟,得到支持后,第一个把祖坟迁到规划的公共墓地。开了好头,村干部与部分老党员也主动迁坟。但部分村民思想不通,朱高学发挥党小组和乡贤会的作用,利用党员带动和有威望的村民发动,让其他村民跟着迁。


  最后剩余同姓的12座坟,其中一座是老祖坟,涉及的家族大、关系复杂,宗亲之间平时少有来往,意见不统一。“迁,一定要想办法迁。”朱高学费尽心思,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后来,他打听到该家族有一个说得上话的“中间人”,常年在外做生意。朱高学辗转找到“中间人”,细致讲述村里发展的机遇与未来蓝图,以及遇到的阻力,恳请他帮忙做家族的思想。被他的真情打动,“中间人”回村顺利调解,完成最后一座坟墓的迁移。


  至此,高田村用短短一个月迁坟212余座,1205块地整合成片,1475亩土地实现全村“一块地”的集中化、规模化利用。祖坟迁往荒山荒坡,不再占用良田好土,耕地面积“多”出了26.55亩。排洪沟、水肥一体化、喷灌等设施得以修建。


  3月26日,起垄机、覆膜机、插秧机等大型机械开进基地,起垄、覆膜、种苗……


  望着一望无垠的基地,拿着务工工资,村民围着朱高学竖起了大拇指:你带着大家干对了。村民还编起了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倒田坎来迁坟墓,大家土地齐入股,携手共奔小康路”。


  乡村振兴 村民变股东成工人


  平坝区天龙镇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建成,一批批生菜、豇豆、西兰花、包菜等蔬菜轮番上市,部分运往贵阳市生鲜超市外,其余销往大湾区,进入港澳地区,成为德克士、汉堡包等快餐厅抢手货。


  朱高学每天一早就要来到基地,查看蔬菜的长势,了解村民的收入。现在,村民流转土地有收入,基地务工赚工资,土地入股挣分红,一些农民成了“上班族”,变成产业工人,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过上了新生活。


  在朱高学的带领下,高田村正向美丽、田园乡村迈进。2018年底,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


  7月12日,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守英来到这里调研,站在观景台上,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惊叹道:“太美了,这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一样,简直就是江南农村发展的样本呀!闯出了农村发展的路子,有这样的高效农业产业,农民何愁不富。”


  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群众干劲十足,对朱高学充满感激。村民温志友笑着说:“蔬菜种得安逸,我们一天100元工资,上个月我家两个人的工资就有4000多元,多的人家有五六千,要感谢朱支书给我们谋的好路子。”


  在今年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朱高学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这是荣誉,也是使命。朱高学说:“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邻近的合旺村、二官村这些产业相近、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村之间开展支部联盟,采取‘党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探索土地联发、活动联开,资源联合、平台联用、利益联享‘五联’机制,盘活连片集体山林、共享平台资源,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群众增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向着更富足的生活、更文明的乡风、更兴旺的产业进发,开启乡村振兴的‘高田之旅’。”(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