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陈珍秀:一份报,千种情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讲述人:陈珍秀,现就职于锦屏县三江中学。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享受文字带来的欢喜。偶有作品发表和获奖。


  我是一名普通的写作爱好者。在坚持自己梦想的路上,我总是那么幸运地得到许多老师的帮助与鼓励。这些老师当中,当然也包括《贵州日报》的编辑老师。


  说实话,在我的文字未曾刊上《贵州日报》之前,我是愧对于它的。因为我对它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更没有想到自己的文字可以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它。


  那是去年11月,远在天津的朋友杨文凭给我发来《贵州日报》“改革开放40年征文”的信息。我觉得要写的很多,但又不知从何写起。有一天,陪孩子在超市买冷饮时的一段对话,让我想起小时候跟姐姐一起到集市卖凉水的情景。我就写了篇《卖凉水》投稿到《贵州日报》。


  《卖凉水》是我小时候和姐姐在家乡赶场天时赚钱的经历,我写起来不算很难,但是,全省那么多参赛者,我的征文不知道能否被采用,也许希望不大。谁知投稿后第四天,我就收到投稿邮箱的回件,我的《卖凉水》第一次上了省报,顿时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两天后,编辑部还邀请我参加“我的国让我骄傲|27°黔地标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余作者创作感言”活动。作为教师代表的我更是受宠若惊!


  于是,与《贵州日报》从相识、相遇到相知,我追梦的路上又多了一份鼓励,我又多了一股学习的动力。


  去年的一场大雪,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久违的雪花情趣。我和同事们来到假日的校园,校园的雪景给平日里忙碌的同事们带来另一种欢乐。我们像孩子那样堆雪人、打雪仗,尤其是看见学校专门安排老师给暂时回不了家的学生煮饭的温暖场景,打动了我。我把这一切与校园雪景融合起来写了篇《校园雪世界》,投给《贵州日报》,编辑老师给我耐心地修改后也刊发在了报纸上。我除了感动,更多是对《贵州日报》的感激之情。有这么好的老师在鼓励我,帮助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从此以后,每当打开手机,通过天眼新闻报刊汇,便可以浏览《贵州日报》。它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很多知识,尤其是我喜欢的文学方面的内容,比如“名家笔下的贵州”“名家名篇重现”“27°黔地标读书会分享实录”……这份报刊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陶冶了我的情操。


  现在,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份报刊。每个星期,我几乎都要到校办公室拿来看看,学习学习。


  爱上《贵州日报》,缘于友谊,缘于文字,缘于一份无声的鼓励……

  文/陈珍秀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浩宇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