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松桃3000余个村民理事会构建“微自治”体系

02_02_0870.jpg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郭进 通讯员 余玲 胡小林


  一大早,松桃自治县木树镇底易村78岁的村民龙胜先赶到上底易凉水井池塘,为修缮池塘的理事会成员及村民鼓劲,“年轻人,加油干,把家门口的臭水池整成清水塘。”


  上底易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龙秀元接过话:“老人家放心,整治后肯定变成清水塘。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群众相信我们,我们只有理好事才对得起大家……”


  今年,松桃通过党建引领,以村民小组、自然寨为单元建立村民理事会,构建农村“微自治”组织体系,调动村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共组建3058个村民理事会,选出15197名理事会成员。

  村里事村民理,理出乡村美。

  近日,记者走进坐落于群山之间的底易村。这是一个苗族村寨,由天星寨、上底易和下底易等自然寨组成。曾经,这个只有198户874人的村子民心涣散、人居环境脏乱差、集体经济薄弱,成为村里发展的痛点。

  治理乡村痛点,如何对症下药?今年初,松桃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刺,派出干部赴各村攻坚帮扶。在全县推动建立村民理事会,通过开展议事协商、办理公益事业、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村民权益、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4月11日,底易村召开村民大会,组建村民理事会。

  “什么是村民理事会?有什么作用嘛?”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问起来。

  “村民理事会就是要让村民来理事,村里的事由村民说了算。”驻村干部解释。

  “村民理事会有几个人,怎么选?”

  “一般5至11人,由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理事会成员组成,当选人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公共事务、自觉接受监督……”

  问得仔细,答得明白。经过民主选举,天星寨、上底易、下底易分别组建以党员为骨干、村里能人为主体的村民理事会。


  村民理事会,怎么理好村里事?底易村的答案是:村民议、村民评定、村民一起干。

  村民石帮元的房屋透风漏雨。经村民理事会组织召开群众会民主评议,他享受住房补短板扶贫政策,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贫困户”阿强(化名)实则家境殷实,经民主评定、核实对比,阿强被取消贫困户“资格”。在村民理事会助力下,该村还通过信息透明,选准扶贫对象,做到“不漏户、不漏人”。

  落实政策公开公平,顺应民意获得民心,村民迸发出建设家园的激情。天星寨、上底易、下底易掀起改善人居环境热潮,纷纷号召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参与环境整治。

  夕阳余晖下,底易村格外静美。新绘的墙体彩画成为苗寨风景,曾经是下底易“心病”的臭水池,已变成了清水塘……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松桃通过用好用活村民理事会,推动乡村美丽蝶变。农村饮水工程总体形象完成100%;完成透风漏雨房屋整治13747户,占任务数100%;完成人居环境整治45983户,房前屋后硬化419.11万平方米。

  不仅“理”出人居环境美,还“理”出乡村文明新风。

  底易村制定《村规明约》,对社会治安、公共卫生、酒席办理等作严格规定。

  黄板镇上棚村部分村民不仅从村容建设“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还积极争当“环境卫生模范户”。

  走进木树镇木池村,“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墙绘字样引人注目。该村通过村民理事会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的同时,开展“卫生光荣户”“思想先进户”评比,掀起了比学赶超热潮。村民黄银桃说,现在,家家户户干净整洁,环境漂亮了,走出去脸上都有光,说话也硬气。

  松桃自治县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培育与发展村民理事会,整合了资源,凝聚了力量,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融洽了干群关系,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