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时评】小“黔菇”如何大“裂变”?

  携手“黔菇”好“钱”程。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孕育着全国80%以上的野生菌种类,已实现规模化栽培的食用菌多达30余种。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酝酿出贵州红火的食用菌产业。


  今年以来,食用菌产业已累计带动贵州5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预计到2019年末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将达到30亿棒(万亩),产量110万吨,产值突破130亿元,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一朵朵小小的“黔蘑菇”,如何实现裂变式发展?


  “黔菇”标准化


  产业要发展,标准需先行。


  结合省情实际,贵州编制发布《贵州省食用菌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现行的62个国家标准、92个行业标准和8个地方标准,覆盖菌种、加工、采收、贮运、生产技术、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产品、品牌、安全等全产业链。


  同时,持续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目前印江县国家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今年省市场监管局批准黔西县香菇种植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黔菇”品牌化


  市场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


  贵州围绕树立“黔蘑菇”新形象,大力打造培育食用菌品牌。


  深挖贵州食用菌好气候、好生态、好品质“三好”,围绕“绿水青山、黔菇飘香”“青山绿水、黔菇味美”品牌内涵,大力培育贵州省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成立“贵州省食用菌公用品牌集群”,助推我省食用菌产业品牌结构升级和一体化推进。


  同时,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和帮扶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申报有机产品认证,全省现有15家食用菌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获得16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认证基地面积0.67万亩,提高了食用菌产品附加值。


  “黔菇”智慧化


  产业智慧化升级,开启无限可能。


  贵州省从追溯体系建设入手,创新食用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在农产品溯源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贵州省食用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打通食用菌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追溯最后一公里。


  通过追溯平台建设,初步实现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追溯、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的有效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监管。


  食用菌产业是贵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做好标准化、品牌化与智慧化,小“黔菇”实现大“裂变”。正如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预言:贵州食用菌发展将随产业发展浪潮迎来更大的潜力和希望。(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