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群英谱·六盘水】​张桂荣:从“融入”到“融合” 跨越山海的“樱园”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定珲 屠琪


  近日,记者在六盘水六枝特区大用园区大樱桃研发示范基地见到了57岁的张桂荣。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一把带着刮痕的剪刀,一个蹲在大棚里给大樱桃树剪枝的背影,成了张桂荣最普通却最动人的模样。


  虽然离大樱桃结果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张桂荣早已习惯每天蹲在基地里,“看看”她的大樱桃。


  因为,在这里,除了老伴儿刘宝东,一棵棵茂盛生长的大樱桃树,成了她在离家几千公里之外的这片土地上“最亲密的伙伴”。

    

  2018年5月26日,根据大连市与六盘水市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已经退休的张桂荣与丈夫刘宝东,作为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援人员,从大连来到六枝特区共建的“车厘子研发示范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开启了一段“山海之行”。


  “为什么会决定来这里?”记者问道。


  “因为这里需要我们。”张桂荣坦言,当初听说要过来六盘水对当地的车厘子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时,拥有30多年果树种植经验的她没有片刻的犹豫,便和丈夫达成共识——“既然那边需要,我们正好有技术,为什么不去呢?”


  也正是因为口中这句简单的“所需”和“所有”,张桂荣和丈夫刘宝东这段从南到北横跨3000多公里的“山海之行”,从一开始便真情相随。


  然而,一开始的“融入”,对于张桂荣而言,却是艰难的。


  初到六枝特区落别乡,东北土生土长的张桂荣和丈夫就遇到了不少麻烦。饮食上,贵州喜爱辛辣,习惯北方偏淡口味的夫妻俩无法适应,甚至还吃坏了肚子;气候上,过惯了有暖气的日子,两个北方人在南方的冬天冻得够呛;语言上,当地人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安排工作当地人不明白,交流不畅也给刚开始的生活添了不少堵。


  不过,在张桂荣看来,这些在客观物质条件上存在的“硬伤”,都会随着时间慢慢适应和解决,而对家乡母亲和女儿的思念,却是她最大的“软肋”。


  “我的母亲今年都97岁了,来这一年多,就只回去看了她一次。”谈起这份几千公里之外的牵挂,张桂荣很少将真情流露出来,总是笑着说,“还好家里有哥哥嫂嫂照顾她,身体状况还不错,每天都可以打打电话,通通视频,也不需要自己多担心。”


  越是这样看似简单轻松的话语背后,“藏”着的越是无尽的思念。深夜里,张桂荣一遍又一遍翻着手机里母亲和女儿的照片,忍不住泪流。


  “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的,帮助当地发展车厘子种植,为当地农户探寻一条致富之道才是最重要的。”在与张桂荣交谈的短短时间里,大樱桃始终是她谈及最多的话题。


  张桂荣常说,在这里,自己只有一个身份——东西部协作大连市结对帮扶六盘水市援建项目派遣的专业技术人员。


  正是这样一份信念和坚守,张桂荣在落别的故事渐渐地从“融入”走向“融合”。


  过去,六枝特区受到气候和土壤自然条件因素的限制,土壤黏度高、降雨多,加上品种不适、技术欠缺等原因,导致种下的大樱桃花多果少、裂果率高,大樱桃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因此还落下了“落别的大樱桃不结果”的笑话。


  “大樱桃试验种植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与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截然不同,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初到落别,张桂荣一句话就道出六枝大樱桃种植的“痛点”。


  找准“病因”,把好“病脉”,张桂荣和丈夫开始“对症下药”——


  从大连调运抗裂果、需冷量少的5万多株不同品种的大樱桃树苗,在落别的20余亩土地上进行试种,夫妻俩一边栽一边观察记录;剪枝、授粉、施肥、管护,手把手教当地农户种植技术;为了研究出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他俩甚至将锅碗瓢盆、桌椅床铺都搬到了实验大棚里,把时间精力都放到实验上。


  通过不断的接触、磨合,夫妻俩和当地工人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在两人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学会了果树种植管护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新型农民的角色转变,还通过基地务工增加了收入。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张桂荣夫妇的帮助下,六枝特区樱桃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22亩试种大樱桃成活率达到90%以上,示范基地的4个大棚均实现挂果,示范带动整个基地实现挂果6000亩,产量达3万公斤,产值达360万元,极大增强了周边种植户的信心,并通过“三变”改革、土地流转、异地置业、基地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1230户4960人增收,“樱你而美、山海情深”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能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当地群众做点事情,一切都是值得的,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跟大樱桃一样红火!”展望未来,张桂荣对六枝大樱桃产业发展信心满满。(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