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潘新:追梦的足迹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讲述人 潘新,贵州省扶贫办退休干部。1968年12月当知青,1972年2月进国营九八五五厂工作,1979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先后在贵阳市计委、省委组织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农办、省扶贫办工作。1996年挂职贞丰县委副书记。从大学开始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进入党政机关后以通讯报道和工作研究为主。


  我打小就有当记者的梦想。1979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3个志愿都填了大学的中文系,1983年毕业却分到了党政机关。我一直憧憬着能用一支笔与《贵州日报》结缘。


  1985年的大年三十夜,我独自在贵阳市市府路口的办公楼值班。凝望着天空争奇斗艳的烟花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想象着家人团聚的一张张笑脸,也想起与4岁儿子一起放炮仗的承诺,一丝酸楚从心底升起。沉吟许久,脑子里闪出用年三十这个背景写一篇小说的念头。我草草嚼完铁炉上烘热的面包,喝了半缸浓茶,一气呵成写下短篇小说《年三十》的初稿。


  我不是第一次写小说,但向《贵州日报》投稿,心里还是很忐忑。春节后几次修改,也几次犹豫,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于3月中旬把稿子寄了出去。1985年3月31日,《贵州日报》“娄山关”副刊刊登了这篇小说。我的心好一阵激动,当然也明白这是一种激励。


  1986年春节后,省直机关500多名中青年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奔赴26个贫困县帮助工作,贵阳中医学院教务处干部周先毅任罗甸县罗悃区医院副院长。下乡一个多月,他走乡串寨调查研究,大抓改革和管理,深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尊重和赞许。5月份,他向省委组织部写了一份汇报材料,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我作为扶贫队工作的联系人,以《一位扶贫工作队员的来信》编发了《扶贫简报》,同时寄送《贵州日报》。1986年6月1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摘登了这篇简报,随即在全省上下引起热烈反响。



  进入新世纪后,我省贫困农户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但历史、自然、经济等因素始终制约着减贫速度。如何抢抓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打破“孤岛”状态,跳出扶贫抓扶贫,已经成为推进扶贫开发的瓶颈问题。2010年7月,作为省扶贫办的新闻发言人,我撰写了《创新思路机制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投到《贵州日报》,8月23日,《贵州日报》理论版发表了这篇文章。


  2010年10月下旬,省委召开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发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12月23日,《贵州日报》理论版发表了我的《创新思路和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一文。之后,我每年都有相关文章在《贵州日报》发表。这些文章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过去的30多年,欠开发、欠发达的贵州发生了深刻变化。与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我在改革开放的舞台实现了人生价值,其中一个收获就是在《贵州日报》发表了数十篇稿件,内容繁多,体裁各异,与时俱进表达了新时期、新阶段、新时代的思想感情。这是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工作需要,但始终离不开《贵州日报》的理解和支持。


  最难忘那些默默奉献的编辑同志,从助推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社会转型的实际出发,以无私的智慧和胆识,精心指导、精准把握,使我在辛勤笔耕中感到一种希望和快乐,思想逐步成熟,视野逐渐开阔,工作频添活力。特别是1986年参与开设的《关于怎样当好县委书记、县长的讨论》专栏,为1983年机构改革以来进入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提供了总结交流的平台,落实了省委领导“读书、调查、写文章”的要求,推动了跨世纪干部队伍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贵州在拼搏创新中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作为退休的扶贫工作者,我常常翻阅精心剪贴的报刊资料,从字里行间去追寻贵州人的奋斗足迹。那些被贫困状况震撼心灵的扶贫队员,那些奋斗一线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那些一改贵州形象的减贫数据、基础设施、搬迁奇迹等,总有一些鲜活的面孔或生动的画面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成绩是干出来的,但没有舆论的引导和激励,就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大慨就是虚与实的辩证法则,也是贵州大扶贫格局中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


  《贵州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见证了改革开放背景下一个大学毕业生成长、成型、成熟的过程。


  如果说我从小想当记者的梦想很真诚,那么这几十年与《贵州日报》的结缘更真切,一篇篇发表的习作,就是一个个追梦的足迹。无论作为作者还是读者,我珍视这种缘分,会一往情深地关注贵州的这个主流媒体,不仅在眼前,更重要的是在心里。


  《贵州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之——我与《贵州日报》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潘新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