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秋后坝区传捷报】蔬菜种植更换思路“扁担村”开启新生活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1月11日,罗甸县祥脚坝区辣椒、黄瓜、四季豆等秧苗满坝翠绿。


  “逢亭是个旮旯角,一弯两弯到祥脚,高压电线头上过,祥脚还是黑窝窝。”上世纪80年代,祥脚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年种的粮食只够半年吃,只能挑着扁担到邻村借粮,今年借玉米明年还大米,一年接不上一年,当时的祥脚村也被称为“扁担村”。


  40年过去了,如今的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8年突破15000万元关口。


  祥脚村村支书毛成根说:“祥脚村就是靠种蔬菜发家的,特别是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坝一策、一坝一长、一坝一业’产业部署搞活起来的。”


  村社合一 村民抱团发展


  祥脚村种植蔬菜历史久远,但由于散户种植不成规模,种植效益低,品质参差不齐,品种差异化严重,市场竞争力小。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湖南、四川等地大棚蔬菜的冲击,祥脚村蔬菜产业受到打击,大部分村民弃种,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产业发展一度停滞。


  2009年,村支两委集中统筹、创新思路,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基地和农户双赢的“三统两赢”工作模式点燃了祥脚坝区蔬菜发展的希望。


  近年来,祥脚村党支部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贵州罗甸荣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20亩,统一运作蔬菜产业,不仅帮助农民抵御了大部分市场风险,而且土地出租还让农户每年领到每亩1200元的流转费,加上公司提供的就业岗位,农户收入不减反增。2018年,公司仅基地年用工1万人次左右,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技术加持 产业质效升级


  每年的3至5月、9至10月是蔬菜市场需求的高峰期,一直以来,祥脚村遵循春种秋收、一季一熟的规律,加上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亩产值仅能达到2000至3000元。


  如何抢抓市场,由“卖得多”向“卖什么”转变,“种什么、怎么种”便成了决定性因素。


  祥脚村水源充沛、气候温暖,具有发展“冷冬早菜”绝佳的天然优势。2016年,黔南州保供蔬菜基地落户逢亭镇,配套建设了信息中心、育苗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实验示范区等一系列现代农业设施,邀请了省内8名蔬菜专家设立专家工作站为祥脚村“出谋划策”。


  “目前我们在大力推广‘菜-稻-菜’一年三季四熟的种植模式,采用间作、套作、复种等多种方式,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三季产值分别达到亩产3万、2万、1万,极大地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轻松实现‘万元田’的目标。”罗甸县蔬菜办副主任王惠科说。


  基地建成以来,大力推广深窝高厢栽培、蔬菜穴盘基质育苗等技术,育苗成活率相对传统撒播方式提高20%。在豆角类蔬菜的种植过程中,推广蔬菜搭架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蔬菜的质量与产量。


  有了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祥脚坝区先后破除了选种育种、病虫害、产量质量等多个瓶颈,蔬菜以优良的品质、绝佳上市时间,牢牢把握市场需求。


  2019年以来,祥脚坝区果蔬产量达4080吨,实现创收2012万元。


  坝区上班 村民变身工人


  随着坝区产业不断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放下锄头,拿起账本,村民李登雪有话说,我来到基地工作后,基本就不种地了,主要负责管工,现在慢慢在学算账,一天管理着20多个工人,多的时候40多个,一点都不敢马虎,都是乡亲们的辛苦钱,生怕给大家算错。


  村民黄廷珍算是基地的老员工了,三年来,她的“收入账”算得明明白白了:“我家有两亩地流转给公司,每年光流转费就有2400元,加上在基地务工每月大概2500元,一年也有三万多元,收入比自己种提高了10倍。”


  如今,在祥脚坝区基地里,管理、生产、经营、技术等岗位分工明确,村民各司其职地从事着生产劳动,“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与“村社合一”的组织方式、“科技兴农”的现代农业思维,共同构成罗甸坝区产业发展的基本雏形。


  2019年上半年,祥脚村带动罗甸县蔬菜种植累计26.38万亩,其中,冬春蔬菜种植面积累计26.03万亩,产值13.98亿元,覆盖贫困户10000人,贫困户人均增收3085元以上。(责任编辑:徐微微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