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库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绘就了宏伟蓝图和阶段性目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内容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善于抓住重大历史机遇,也要勇于承担重要时代使命,主动投入到这一历史进程中来。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增强战略谋划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精准发力。《决定》给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世界仍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阶段,亟须智库提供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对标《决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空坐标对自身的职能、方向、目标、任务进行细致梳理,与《决定》重大战略保持一致,明确智库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实际作用,建立并完善智库在战略规划、研究储备、人才培养、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任务清单,实现智库建设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统一、良性互动。


  智库要提升理论创新与舆论引导能力,夯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学科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而言,坚定制度自信,将极大凝聚共识、汇聚民心,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智库要坚定制度自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制度建设的经验,构建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夯实理论基础和学理基础。其次,智库要增强关于制度自信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针对不同人群,诠释好国家国体、政体内涵,讲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脉络、来由等,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第三,智库应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决策咨询队伍,宣传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要坚持党管智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立足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持中国特色,发挥重要作用。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智库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要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建言献策,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政策建议的切磋争鸣、平等讨论,创造有利于智库发挥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


  坚持改革创新,规范有序发展。要按照公益服务导向和非营利机构属性的要求,积极推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智库分类改革,科学界定各类智库的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突出优势和特色,调整优化智库布局,促进各类智库有序发展。坚持决策咨询,科学民主依法。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坚持新型智库,突出国家实力。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