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看成就展,数“最”贵州︱一路通,百业兴,贵州“村村通”助力脱贫攻坚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杜延卿


  “大变化,真的是大变化!”在贵州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楼展厅内,75岁的杨万湘看着展板上一幅湄潭茶海的照片,不由地感叹几十年来贵州变化之大。


  照片上的湄潭,绿涛延绵、茶海扬波,恍若人间仙境一般。但倘若回到几十年前,我们看到的又是另一个湄潭。


杨万湘告诉记者,湄潭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有贵州小江南之称.jpg

杨万湘在湄潭茶海图片前驻足良久


  1963年3月5日,杨万湘从四川来到贵州,后来因为仰慕浙大西迁,毛遂自荐来到湄潭工作。杨万湘告诉记者,刚来到湄潭时,老百姓生活很困难,住的是草房,穿草鞋,收成少的时候,还会到山里摘野果吃。“以前湄潭有句老话叫‘顿顿红芍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男娃争着往外跑,女娃不愿嫁进山’。”


  “贵州穷就穷在交通落后上,发展不起来。”


  的确,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国”,崇岭连绵,极大的阻碍了交通的建设。闭塞的交通不仅给民生带来不便,更制约了经济发展。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历史上有太多关于贵州交通落后的无奈描述。


  要想富,先修路,一路通,百业兴。近几年,贵州先后作出“交通优先”“交通先行”等战略部署,实现全省村村通路、通客运。成为全国第10个、西部第1个实现100%村村通客运的省份。


  农村路通了,产业也兴了,不仅带来了人气,也提升了脱贫攻坚的士气。如今的湄潭连片茶树碧绿如茵,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间。“湄潭翠芽”“遵义红”等茶叶品牌享誉全国,“茶海生态园”“七彩部落”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而湄潭的变化只是贵州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农村公路串起了大山深处的村寨,连接起千家万户,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看着墙壁上的一幅幅照片,杨万湘有些骄傲的说:“贵州这几年发展的很快,我很多四川的亲戚,同学都以为贵州还是贫穷落后的老样子,我就请他们来贵州看看,只要来过贵州的,每个人都竖着大拇指,跟我说‘变化真大,了不起,真了不起’。”(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