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为大山发声!致敬脱贫攻坚中的驻村记者们!

  • 作者:袁绍阳 孙梅梅 叶梅 何广
  • 编辑:王帅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1-08 23:45:18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袁绍阳 孙梅梅 叶梅 何广


  “文字我一会大概语音给你讲一下,最近太忙了,昨晚整到2点过。”


  “先讲到这里,我这边还有事情忙着去处理。”


  “我到保田采访姜产业的新闻,如果不急,我采访完后晚些给你发。”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


  怎一个忙字了得?


  11月8日,正值记者节之时,记者一共采访了5位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记者们,可见“忙”是他们每个人的工作写照。


  左国辉:文军扶贫让“普安红”传唱好声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驻村记者  

  左国辉  70后

  驻村坐标: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大湾村

  驻村时间:2016年4月


左国辉(中)正在基层采访.jpg

左国辉(中)正在基层采访


  “普安茶文化很有意思,正全力挖掘和收集。今天早上,到普安县盘水街道官田村、河边村、窝沿社区、大榜村调研采访种茶,茶是普安脱贫攻坚支柱产业,也是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文军扶贫一直持续关注。”左国辉向记者强调,茶产业是当地脱贫攻坚中的支柱产业,重要得很。


  当记者试图在“天眼新闻”平台上输入“普安红”“左国辉”两个关键词时,发现这样的报道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有好几百篇。并且,这些稿件不乏10万+的爆款作品,《今天,马云收到了他一定要喝的贵州“普安红”……》《普安县长龙强:自古香茗敬雅客,焙香一壶结知音》《余敏洪:今后新东方老师喝茶要尽量喝普安红》等稿件,让贵州“普安红”茶发出了响亮的大山好声音,更好助力脱贫攻坚。


  近四年来,他利用新闻界的资源,为普安搭建起了中央、省、市各级等媒体“朋友圈”,及时推送发布普安扶贫新闻和活动消息共计1500余篇幅,树立了普安良好的脱贫攻坚外宣形象,同时推动“普安红”向外发出了响亮的大山声音。


  熊江睿:为《天眼人家》的幸福新生活奋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驻村记者 

  熊江睿  90 后

  驻村坐标: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

  驻村时间:2017年9月


熊江睿在村民家干活.jpg

熊江睿在村民家干活


  “天眼人家,梦随小桥流水闯天涯。天眼小村,桂花树下的清澈古井,流淌着无数人的奋力青春……”动听的歌曲《天眼人家》一经发布,引起热烈反响。这让作词人之一的熊江睿也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了解他以及他驻村的地方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


  他是一名记者,也是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的一名驻村干部,歌词的字里行间都是他与这里两年多以来的观察体会和情感表达。2017年7月驻村以来,他在这里为老百姓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懈奋斗:为改进基础、为产业发展、为贫困学子就学等工作积极行动。如今,落良村的组组通路全部通了,每家每户的串户路已经全部修通了。这是熊江睿驻村以来最得意的事情。


  截至目前,他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为落良村及整个克度镇采写150余篇近100万字的宣传报道,助推了克度镇的脱贫攻坚,一直在参与、见证了落良村以及克度镇“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点点滴滴。


  马云:我在乡镇采访的路上


  盘州市融媒体中心全媒部驻村记者  

  马云  70后

  驻村坐标 :六盘水市盘州市普田乡老格子村

  驻村时间:2017年9月


马云与当地百姓在一起的工作写照.jpg

马云与当地百姓在一起的工作写照


  “我到保田采访姜产业的新闻,如果不急,我采访完后晚些给你发。”记者采访驻村记者马云,发现他就是那个“不是在写新闻,就是在采写新闻的路上”的驻村记者。


  2017年驻村以来,马云深入田间地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采写了普田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老旧房整治、农村移风易俗、产业促脱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新闻,稿件刊登人民网、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六盘水日报、盘州快讯、盘州新闻等平台。


  马云做了驻村干部,脱贫攻坚中为民服务是工作,报道乡镇各方面工作的新闻也是工作。“2017年12月4日,村里面的日常用水水源点的水泵出了故障,路面湿滑、暗河涌动、窟窿遍布,不好搞!克服重重困难后,果断爬进洞口,开始排查问题,该换零件就换……两小时左右,终于找到故障,但没配件只能改天买到配件才能更换,只能遗憾走出洞来!回到村里,很多群众根本不相信我们办到啦!当确认事实时,很多群众也被我们这种行为所感动。”马云说到


  马云驻扎的老格子村已于2017年从贫困村中出列。目前全村群众户均收入稳中有升,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全村已发展刺梨种植近400亩,软籽石榴种植1800余亩,烤烟、生姜等产业也成为增收致富的渠道。


  李润:传播大山好声音,也向群众宣传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驻村记者

  李润  80后

  驻村坐标: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

  驻村时间:2019年3月


李润在帮忙群众整理家务.jpg

李润在帮忙群众整理家务


  楼房村,一个位于铜仁市楠杆乡(镇、街道)南部的一类贫困村。这就是德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驻村的地方。这里有他采写带有泥土芳香的新闻,这里是他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的地方,更是他向百姓传达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好政策的地方。


  “我们一天的事情多了,既要当泥水工,还要当搬运工,还有就是清洁工。干驻村工作,就是什么都要能干都要能行!不是专门靠指挥,而是要到下面亲手去动,比如群众的卫生差了,哪里有个破洞咯,哪个地方有民生问题,都是第一时间找到你,那么你都要第一时间去解决嘛。但是很多群众也有不理解你,埋怨你的时候,怎么办呢?那么我们还不是得用心用情去化解我们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和误解。我们作为驻村记者,一个是可以宣传好基层,另外就是向当地群众传递和讲解好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方面的好政策。让大家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并且正真地团结一致战脱贫!”


  以李润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们发扬“白+黑”“5+2”的工作精神,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带动群众脱贫攻坚氛围浓,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全力保障楼房村按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肖伟:用宣传力量让乡村与媒体保持联通


  黔南日报驻村记者

  肖伟  90后

  驻村坐标 :黔南州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

  驻村时间:2018年3月


肖伟正在向老百姓宣传“五改五化”政策.jpg

肖伟正在向老百姓宣传“五改五化”政策


  “来驻村搞脱贫攻坚是我的分内工作,宣传报道的我的本质工作。我的行业优势可以将这两个工作连接起,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黔南日报驻村记者肖伟说起自己当前的工作,头头是道。


  从2018年3月起,他就常年驻扎在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上山下地、走村入户、拍照记录、采访报道等已经成为他的日常工作。通过他的努力,香坪村的发展巨变登上《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黔南日报》等四级媒体。在乡政领导的指导下,肖伟还策划并成立“媒体观察团”为当地脱贫攻坚助力,一共邀请了11家省州市媒体成员单位参与其中。


  2018年12月,香坪村顺利通过省级脱贫成效验收,顺利脱贫出列,脱贫后的香坪村展现出了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肖记者用他的相机记录了寨子的变化,现在好多网站报纸上都登了香坪村的宣传信息,咱们老百姓看了打心底开心和自豪哩!”香坪村支书肖华元评价肖伟。


  近两年的驻村时间里,肖伟收获了当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肯定,2018年获评“福泉市陆坪镇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获评“黔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0月17日,在中国第6个扶贫日之际,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创造的减贫奇迹世界瞩目!2013年至2018年,贵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68万。这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与付出,更有我们默默付出的驻村记者同行们!


  他们扎根基层,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上有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今天,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们向交稿了、写稿中、加班中以及驻村中的记者同仁们,道一声:辛苦啦!记者节快乐!(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