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纳雍县羊场乡羊场村驻村干部刘树:他走了,但乡亲们记着他的好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杏


  刘树走的那天,是2017年12月11日晚上9点10分。


  “他当天还在走访群众,为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纳雍县羊场彝族苗族乡羊场村支部书记田维俊追忆:羊场村是贫困乡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508户,1482人,1500亩耕地。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羊场村开展了精准扶贫“回头看”,刘树每天天亮出门,天黑了才返回。一个多月时间,他走访了贫困户、非贫困户317户。


  “白天忙走访,夜里趴在电脑前,给居住困难的危房改造户填写危房改造补贴登记表。常常是夜很深了,他才休息。”与刘树同住一个寝室的原羊场乡茅草坪村驻村干部、纳雍县科协副主席李俊说。


  乡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原羊场村村支部书记吴昊告诉记者,2017年12月11日上午,刘树参加了乡政府组织的全体乡村干部职工例会,下午参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讲习活动进羊场乡宣讲报告会,接着又继续参加了市、县驻村干部座谈会,傍晚,吴昊、李俊、刘树等人在街头餐馆吃了晚饭,刘树提出回办公室商量如何为村里两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申请补贴资金。其间,吴昊、李俟等人见他脸色不对。


  “回办公室后,他突然出现昏倒迹象。他说自己胸闷心绞痛,我们就迅速送他去乡卫生院。”李俊说。


  到了乡卫生院,院方立即组织抢救,但病情未缓解,当晚在转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途中,刘树不幸离世。


微信图片_20191026222223.jpg

最后一次工作照片 走访田维新


  访贫问苦,为贫困户解决困难


  10月24日一大早,记者从纳雍县城出发,来到羊场乡羊场村田家寨组,特困户田维新家里。


  田维新外出到建筑工地干活去了,只有一个年轻女子在家。同行的村干部说,这个女子是田维新刚娶进门3个月的媳妇。


  “盼了一辈子,这下终于实现了,儿子也有了他自己的新房子,还娶了媳妇。这下放心了。共产党就是好。”看着儿子三立两间的新房子,田维新的老父亲笑着笑着就流下了眼泪。


  说起田维新家,不由让人心酸。老房子多年前垮塌后,家庭经济入不敷出,今年49岁的田维新一直寄居在岩洞里,过着单身生活,是村里的贫困户和低保户。


  “这下不用愁了,政府帮我把房子通过危房改造盖好了,而且还有生活补助。精准扶贫就是我们的福音。这都多亏了刘树的帮助,我家才争取到危房改造项目。”田维新在电话那头高兴地对记者说。


  田维新早就想住上新房,可一年到头也就两三千多元的收入,实在是没有能力自建新房。转机出现在2017年11月,在纳雍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驻村干部刘树认真排查全村的贫困人口,调查致贫原因,并对每一个贫困户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政策,田维新家就是众多帮扶户中的一户人家。在解决了田维新住房之后,还动员田维新学到了建筑手艺。  


  说起未来的生活,田维新说:“我要坚决跟着党走,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自从精准扶贫实施后,刘树前前后来我们家10多次,说是要给我家争取危房改造项目,争取扶贫资金帮助我们家发展产业,增加收入。”38岁的村民田贵昌说,过去他因为穷,媳妇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在刘树等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田贵昌不但住上了新房子,而且种植的40棵板栗树明年就要挂果了,他家还养了两头大肥猪。田贵昌学了手艺,最近把家里的一切交给大哥打理,去浙江务工。


微信图片_20191026222325.jpg

走访贫困户 张贴辨明联系卡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长期以来,羊场村田家寨和老屋基两个村民组的村民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全村1千多亩耕地的产业路问题。这些耕地90%是山坡地,群众上山种、收庄稼基本是靠骡马驮运或肩挑背负。


  从田家寨村民组到老屋基村民组必须从毛败地到苗坟山,全长2.5公里,长期以来,为避免遭受洪涝灾害,沿线村民盖房之前首要工程就是堆土筑台。长期发展下来,村中道路虚土覆面、坑洼不平,遇风黄土漫天,逢雨寸步难行。糟糕路况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不便,更是直接影响了沿线村寨经济的发展。


  沿线村寨是农业种植大村,村中农产品种类丰富,但是由于路况不佳,上门的收购商往往是大幅压价。“每年秋收之后出售小麦,别的地方能卖到一块二,到了老屋基组的客商顶多出价一块,路不好走,人家不愿意来啊。”村支书田维俊叹气说。


  能在村中修一条通组水泥路、生财路,是村民们百年来的夙愿。近些年来,周边的村庄陆续修了路,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6年3月,刘树多次联系施工单位,想要尽快把路修起来,但高昂的道路修建配套资金,成为挡在面前的一头“拦路虎”。


  2016下半年,纳雍县借助省里的通组路三年大会战之机启动并实施农村公路“组组通”项目工程,羊场村迎来了机会。


  更大的转折,则是驻村干部刘树的到来。


  借政策东风,刘树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同时在沿线村寨动员,配合交通部门,热火朝天地开始在自家门口开始修路。清障、路基平整、碾压、上三合土、铺设水泥路面,所有工程步骤有序不紊地进行。已经铺设的100米来长水泥路尚未凝结,就有村民迫不及待地奔走相告。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5公里通组路建成。


  修路夙愿实现了。“心里确实高兴,这是几辈人的梦想。感谢的话说再多也表达不了心中的激动,刘树为我们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当地村民田井怀激动地告诉记者。


  路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羊场村成立了种养植合作社。截止目前,在毛败地到苗坟山通组路沿线130亩茶叶基地已经有了收成,村里的2万只蛋鸡养殖场覆盖了全村1000多个村民和59户219个贫困户。


  架桥修路、修排水沟、安装路灯、铺设自来水管道、危房改造、建蔬菜基地……刘树驻村期间,立足实际,积极回应百姓诉求,改善村居环境,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变:道路硬化了,下雨天脚不粘泥了;架起了路灯,村里的夜晚亮堂堂的,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铺设了下水管道,村里再没有污水横流,炎炎夏日,不再臭气熏天了…


  路好了,桥通了,群众的心也通了。看得见的变化、实实在在的工作,让驻村干部刘树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


微信图片_20191026222431.jpg

商讨美丽乡村建设点


  爱“林”是件幸福的事


  走进纳雍县乐治镇蚕箐梁子,“这1.5万亩森林地原来是一片荒山,从开垦荒地到栽种树苗,我和刘树从1990年初进山栽树,在山上足足待了两年多,一步步见证了它从荒山变成森林的过程。”纳雍县林业局职工刘登科说。


  1990年初,刘树和刘登科等人来到乐治镇蚕箐村组织劳动力开垦打窝、修建生产道路、栽种树苗,每天忙得团团转。由于太阳大、天气热,他们的脸上被晒得皮一层层往下蜕。为提高种植效果,刘树和刘登科搬到山上居住,他们运来大批树苗,现场指导工人栽植和管理,提高成活率。


  “当时困难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刘树带领工人每次从路边背树上山,每个人背上一两百棵。那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每天背树苗上山走一趟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一开始成活率非常低,但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放弃。”


  千百万棵小树苗,在他们千辛万苦的坚持下,屹立在蚕箐梁子的大山上,让原本空旷荒凉的大山变得生机勃勃。而植树造林的壮举就像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小树一样,虽然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但是仍然不屈不挠、茁壮成长。


  “‘挚爱我所从事的绿色事业,奋斗着,并能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刘树经常对我笑谈,能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提起刘树,刘登科沉浸在回忆中,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山峰间穿行,留下一个如同杨树般挺拔的背影。让荒山绿树成荫,这不仅是他们林业职工的期待,也是所有纳雍人的期待。


  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当年的1.5万亩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蚕箐梁子已经成为茂密森林。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同行的纳雍县林业局局长王玮告诉记者,刘树多年工作在营造林和林业科技推广一线岗位上,肩上扛的是深甸甸的责任,还要兼顾家庭,但这一路走来,刘树从未有过后悔或放弃,对“林”的这份热爱,已经沉浸在他的血液里。


  刘树父亲刘长宽已经是85岁高龄的老人,在原纳雍县林业局副局长任上退休,刘树的大哥也是林业派出所职工,刘树出生在林业世家,从小就与“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来丧子是人生之大不幸。刘树的父亲刘长宽还没有悲痛中走出来,但刘长宽老人说刘树是死得其所。刘长宽老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林业专家,1986年就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刘树也是从最基层的林场职工到县级林技人员,长期在营造林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数十年,始终坚守在父辈们挥洒青春与汗水换来的绿水青山。


  “别人成长在书香世家,我却成长在林业世家。”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了他做事踏实认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刘树曾参加了纳雍县《中国3356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后在县林业局林政管理站和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站工作,为纳雍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作出了贡献,工作成绩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好评,1996年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1996年12月,刘树因为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成果名称,纳雍县“中国3365”项目实施林业配套技)作出了重要贡献获省政府表彰,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千万林业人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我刘树只是比他们更幸运。”纳雍县林业局副局长谢木昌回忆,刘树获奖时这样说“一路走来,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鼓励,这坚定了自己坚守岗位,立足岗位成才的信心。此时的荣誉不仅是鞭策和信任,更是一种激励,自己将更加坚定的扎根林业,不断学习,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现代林业新战场,甘做绿色事业的铺路人和绿色征途上永不停步的追梦人。”  


  记者手记


  “党的干部就是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老百姓效力,我的儿子刘树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死得其所。”记者采访时,刘树85岁的老父亲刘长宽还没有悲痛中走出来,但刘长宽老人说最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儿子最后一面。


  在人们眼里,刘树精力无限,夜以继日工作、打一手好篮球;他那么慷慨,常常接济群众,村民建房没钱,他自掏腰包……


  “等村里脱贫了,产业搞起来,我就陪你和儿子出去旅游一趟。”刘树这样对妻子说。


  他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都没有等到这一天。


  医生说刘树因为工作太累突发疾病倒下的。他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名叫刘延智,每当提及父亲,刘延智都显得有些激动,因为在他印象里,自己与父亲总是聚少离多,父亲一出门起码都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有时一两个月都见不上次一面。不要说像其他的家长那样,给自己的孩子做上一顿美味早餐了,就连见上一面都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家长都陪在孩子的身边,刘延智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酸楚的味道。


  尽管如此,刘延智也很理解父亲的工作,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告诉给父亲。如今一年半过去了,刘延智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高中毕业今年考上了大学。


  刘延智告诉记者,纳雍县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总有一些人会舍弃自身的利益,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刘延智说他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做社会有用的人;在家里,切实负起男子汉的责任,让母亲少操心,让父亲安息。(责任编辑:孙远铭)